APP下载

皇太极跨越长城与袁崇焕之死

2014-04-29齐悦果德永傅惟光

理论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族英雄皇太极

齐悦 果德永 傅惟光

[摘 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诉说袁崇焕蒙冤史实。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袁崇焕必死,“反间计”并无依据,与袁崇焕之死无关。

[关键词]皇太极;跨越长城;封疆失守;袁崇焕蒙冤;旷世之谜;民族英雄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87 — 02

袁崇焕之死,曾被认为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多数著书立说者皆附会,致袁崇焕之死不明不白。

袁氏后裔屡出忠良,黑龙江将军寿山为抗击沙俄殒命,其弟永山战死沙场,袁氏家族满门英烈。黑龙江人崇敬袁氏世代忠良,其中齐齐哈尔的果氏家族十分关注这一历史事件,敢以微言正史,还袁氏之清白。明朝的灭亡和大清的倔起是历史的必然,袁崇焕之死缘于皇太极按历史的脉搏,跨越了长城(入关)。袁崇焕身为封疆大吏,失守封疆,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日,就是袁崇焕必死之时,与杜撰的“反间计”毫无关系。齐齐哈尔果氏家族,祖籍四川果州。在明代中叶,果氏一支从四川果州迁徙到山东蓬莱。果氏家族见战乱频繁,难以生存,便在天启二年(1622年)投向抗击后金的毛文龙,归于孔有德麾下。

清太宗皇太极知道,他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袁崇焕同室操戈斩杀毛文龙的血还未干,太宗亲率十万大军,十月二日从沈阳出发,十月二十八日从喜峰口等处跨越了长城,十月二十九日,袁崇焕才知警,又过了二十天,袁崇焕到达京师,袁崇焕在京师只住了12天,就被崇祯帝下狱。从皇太极出兵,到袁崇焕下狱仅仅只有59天(十月二日——十二月一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到京师路上用了48天。皇太极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仅仅11天,他除掉崇焕的目的就实现了。

一、回顾历史

天启皇帝升毛文龙为平辽总兵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那时候,明军一见后金兵就望风而遁,明朝唯一能与后金打一下,只有毛文龙一军,所以毛文龙的名声相当大。毛文龙不断升官,升到佐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皇帝提到他时称为“毛帅”不叫名字。〔1〕

天启皇帝对毛文龙的镇江之捷给予很高的评价,八月两次降旨兵部说“朕览文书,见辽东巡抚王化贞本内称,毛文龙收复镇江……克着奇捷,朕心忻慰,有功人员,着即与查明优叙。”认为“镇江之捷,辽东恢复有机”。 〔2〕

来自江南的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辽东战场,先后在宁远、锦州等地两次击败了后金军的强大攻势,挽回了明在关外的危局。

清太宗皇太极遇到的对手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他既叹服,又顾忌莫深。在他身后还有毛文龙扼其背。第一次进兵朝鲜,他以为后顾之忧已解除。然而毛文龙仍据守皮岛及辽东沿海各岛屿,驻军数万人,“牵制金、复、海、盖四卫,时时袭击后金,有所斩获。”

努尔哈赤、皇太极对毛文龙的东江军连续打击八年(1620——1629),而毛文龙的军队越打击数量越多,由当初的一百九十二人发展到四万人,是建军初期的二百倍,连年打击不能消灭毛文龙,便竭力劝降,许愿“将军若来”位在“佟附马与辽东广宁诸将”之上。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军缺少船只又不习惯海战,对大将军毛文龙无可奈何。因此,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使太宗皇太极不敢大规模地进兵辽西。他决计除掉这两个人,否则,他的大事不可图。〔3〕

二、袁崇焕计杀毛文龙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十四日,崇祯帝召见袁崇焕于平台。崇祯说“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崇焕答:“如果皇上给臣方便,五年之内,东患可平,全辽可复。”崇祯高兴地说:“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当努力以解天下倒悬!”。

袁崇焕来到辽东,面前摆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抚循士卒,整顾队伍;二是如何安抚西部关系复杂的各部族;三是如何制服此时已尾大不掉的东江毛文龙。这时候明朝灭亡的丧钟已敲响两个信号:一是边军缺饷哗变,二是陕西“盗”起。

袁崇焕已经看到五年复辽,有效地牵制敌人,南路的大将军毛文龙也十分重要。袁崇焕已训练出一支能守善战的队伍,培养一些可以信赖的将领,以他们保关宁的安全可以无大问题,但南部有毛文龙管控广大地区包括四卫、朝鲜、沿海诸岛。如何建立一支足以威胁建州安全的力量,北方蒙古各部族如何抚循,能为我用,不为敌用,都是袁崇焕力所不能及的。五年复辽,谈何容易!他已几次提到杀身以殉,不难想象袁崇焕内心的不安。〔4〕要摆脱上述困境,议款是袁崇焕一条出路。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离京前夕,大学士钱龙锡亲自到袁崇焕寓所,咨询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说:“当自东江始。文龙用则用之,不可则处之,易易耳。”就是说袁崇焕到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毛文龙。袁崇焕在巡抚任上,就与文龙不和,这次上任继续与后金和谈,“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毛文龙反对和议,使袁崇焕大动肝火,袁崇焕给兵部尚书王冾的信中说:“建虏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袁崇焕效提刀之力”。 〔5〕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于双岛。

三、皇太极调虎离山

毛文龙被杀后,清太宗皇太极头脑里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而冒险的想法: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突袭京师,来个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将其除掉。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好像医生动了大手术,但却留下了后遗症,不是一时可以完全恢复的。这样毛文龙的南线对袁崇焕说来,不是增强了力量,而是削弱了力量;对建州来说,可以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太宗皇太极选择袁崇焕全力经营东事、无力西顾的时机,发动了一场动员数十万军队进行西侵的冒险行动 。

崇祯帝倾全国之力支持袁崇焕“五年复辽”袁崇焕唯一的任务就是看着后金军不能跨越长城一步。袁崇焕认为:没有必要知道,皇太极的兵力布署,战略目标,战术意图,目前动向,并对皇太极军队周边不派哨探,而且对皇太极内部不用间。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日十万后金军从沈阳出发,向都尔鼻(彰武)进军,袁崇焕不知道皇太极出兵。皇太极逆西辽河而上,穿过其支流西拉木伦河,二十日军次喀喇沁之青龙城扎营。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不同意深入明境,认为“劳师袭远”,处境危险,要太宗皇太极班师。争论到半夜,还没定下来。太宗很不高兴,对诸贝勒说:“我谋既隳,又何待为?”密谕之曰:“我已定策……”太宗说的“定策”,就是利用这一迂回进攻,除掉袁崇焕。〔6〕

广宁失守后,熊廷弼、王化贞二人均被追究罪责。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对此,熊、王二人十分清楚,王化贞上疏说:“本职席蒿待罪”,“罪应万死”。熊廷弼则自责“辜负圣恩,已在不赦之料矣,臣回关之日,拟即槛车赴阙,以候诛戮。”〔7〕这就是说,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时,就是袁崇焕死期到来之日。皇太极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从袁崇焕知警后仅仅过了32天(十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一日),崇祯皇帝就将袁崇焕下狱。二十四日十万后金军到达老哈河,兵分三路过滦河南下分别突袭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迅速突破长城防线。可是,袁崇焕还不知道皇太极军队的动向。

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28天之后的十月二十九日,从宁远往山海关,途经中后所,才得报后金皇太极跨越了长城的信息。袁崇焕首先惊得目瞪口呆,第一感觉是失守封疆大难临头;第二感觉是束手无策。袁崇焕知警后,将收复辽东的部队分散各地。没对后金军进行任何阻截。

皇太极率后金骑兵离开蓟州,接连攻破三河、香河、密云、顺义等地,于十一月十五日抵达北京东郊四十里的通州,在长城内到处是皇太极的后金军,只要后金军跨越了长城,督师袁崇焕就是死罪,从皇太极十万大军杀向北京图可以看到皇太极军队的勃勃生机,袁崇焕惧怕后金军的铁骑,不敢靠近(别说阻截)后金军的狼狈之相。

正在此时,诏旨“命袁崇焕不得过蓟门一步”,盖有言“崇焕导建州兵入内地,而崇焕不知也。”十一月二十三日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黑云龙等于平台。崇焕不自安(失误封疆),留中使于营,自青衣元帽而入,请率兵入城如满桂例,不许。十一月二十五日袁崇焕求外城休士如满桂例,亦不许。表示出崇祯帝两种完截然不同的态度。〔8〕

十二月初一日,复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上问:“以前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崇焕不能答,遂下锦衣狱。

从袁崇焕再起经略辽东至后金军大举西侵这段时期,袁崇焕与皇太极在争取时间、积极进行军事布置,处处显得滞后被动。袁崇焕为了解敌情,遣喇嘛以吊孝行间,皇太极以间反间,牵制袁崇焕,积极西绥蒙古,南服朝鲜;袁崇焕筑城设防未就,皇太极已完成南北绥服战功;袁崇焕计杀毛文龙之后,正忙于处理善后,实行南路布置的时候,皇太极已完成绥服宁锦以北的蒙古各族,实行声东击西,避开宁锦,由北线进犯京畿的一切准备。这是新兴王朝充满勃勃生机与明王朝日趋衰落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的反映。

四、袁崇焕被依律磔

十二月初二日,谕各营曰:袁崇焕自任灭胡,胡骑直犯都城,震惊宗社。夫关宁兵将,乃朕竭天下财力培养训成,关门远来入援,立志杀贼。崇焕却不能布置方略,退懦自保,以致贼擒掠,言之不胜悼恨。今将崇焕革了职拿禁。

五日谕曰:“朕以东事付袁崇焕,乃胡骑逛逞,崇焕身任督师,不先行侦防,致敌深入内地。”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初六日,山东道御史奏疏中的钱龙锡“主张袁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秦桧莫过”。

崇祯帝接到这份火上浇油的奏疏,怒不可遏,随即下旨:“崇焕擅杀逞私,谋款致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限刑部五日内具奏。”〔9〕

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与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对崇焕的处决事宜。

崇祯对群臣说:“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对如此重大事件,诸臣都不改造次,一味顿首,听凭皇上发落。崇祯见大家并无异议,便宣布他的决定:“依律磔之!”

五、后事之师

因为袁崇焕失误封疆,所以崇祯皇帝将袁崇焕下狱并处磔刑,这是历史的必然。可是又过了152年,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大清的利益,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开给予袁崇焕平反:“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是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10〕清人有意拔高袁崇焕,当被拔高成为明朝“中流砥柱”的时候,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是“主昏政暗”,自毁长城,让人们的感觉是:明朝的气数尽,自取灭亡,而满族入关取代明朝是顺理成章。

崇祯帝将崇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惨遭磔刑。崇祯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是中国古代文武官的楷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中国从秦始皇以下,重要历史人物应当以百万计。但是,真正能够震撼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全中国人民的心,袁崇焕是其中一位。

〔参 考 文 献〕

〔1〕金庸.袁崇焕评传〔M〕.807.

〔2〕三朝辽朝实录(卷五)〔M〕.

〔3〕李治亭.清太宗全传〔M〕.215.

〔4〕缪振鹏.崇祯亡国记〔M〕.216.

〔5〕任鸿魁.毛文龙功绩及被杀原因之我见〔C〕//丹东史志〔M〕.89,(01).

〔6〕魏源.圣武记(卷一)〔M〕.

〔7〕徐凯.泰昌帝 天启帝〔M〕.121.

〔8〕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六)〔M〕.

〔9〕明史(卷二百五十一,钱龙锡传)〔M〕.

〔10〕清高宗实录(第1170卷)〔M〕.

〔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民族英雄皇太极
抗战前后“民族英雄”问题的讨论与“汉奸”“华奸”之辩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大汗已逝各自飞
先生冷吗?
一梦前尘念三生
民族英雄
宗伟勇 “民族英雄”追梦布拉格
北陵石马和石骆驼的由来
清入关前仓储制度探析
皇太极:无情之人死于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