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一年级孩子爱上品德课

2014-04-29包增益

考试周刊 2014年98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教学方法

包增益

摘 要: 作为具有启蒙意义的入门课,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在整体教学中起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基础、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作用。本文从教学目标怎么定、教材内容怎么讲、品德与实际生活之距离三方面入手,对如何让孩子爱上品德课、如何拉近品德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做了初步思考和探寻。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 教学方法

叶圣陶在《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中说:“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将品德和生活放在一起作为一门课程,无疑是告诉我们品德教学应该和学生生活结合,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学习品德,再用习得的这些道理指导生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品德课有兴趣,今后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教学效果才能显著。

一、教学目标怎么定

教材给孩子们提供了如此丰盛的精神食粮,也给教师带来了大量教学资源。

(一)仔细研读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确立整体教学目标。

大纲是进行教学的总的指挥棒,新课程标准在结合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修改后的新课标遣词造句都有深意。针对各个年段,小到一个词语的改动都是对学生要求的具体变化。执教时,必须先研读大纲和新课标,确定整体教学计划和目标。

(二)仔细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分成这么几个单元?”“为什么本单元要分成这么几课?”“为什么先上这一课而不是那一课?”“为什么这里要设置这样的学生活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这些为什么都能回答上来,才是真正熟悉了教材,此时再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才能心中有数。

(三)仔细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才能因材施教。

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备学生”和“备课”一样重要。除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外,还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都是值得老师关注的焦点。

只有仔细研读大纲和新课标、认真吃透教材并分析学情后,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确定,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要细化,切不可泛泛而谈,再小的目标只要能在教学中切实实现,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收获。

二、教材内容怎么讲

教材内容的丰富细致在给师生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给老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是否所有内容都要讲授呢?

对于一年级孩子品德教学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学初期,孩子对教材还不够熟悉,不知道从何下手,此时教师的作用格外重要,从课题到插图再到游戏,都需要老师细致耐心地讲解,这种讲解需站在孩子角度,从儿童视角帮助理解。过于深奥晦涩的语言不仅不能帮助他们习得道理,反而会认为品德课程枯燥无聊而逐渐失去兴趣。

渐渐地,随着孩子对教材的熟悉,可以让他们自己看图,讲解图上的内容。孩子们天生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很多你并未注意到的小细节在他们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也让人惊叹。此时,答案是什么并不那么重要,让孩子尝试表达、大胆表达最后爱上表达,便是一堂好的品德课的开始。

此时,便可以进入第二阶段,让孩子教孩子。这里的“教”不是站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而是在生生交流中互相学习。同一幅图、同一段视频,不同的孩子看到的重点大相径庭,你一句我一句,你说完他补充,在这样的交流中,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

有的老师担心那些不发言的小朋友走神了,此时善用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给予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看法的孩子鼓励,鼓励他们的勇气和精彩回答,又要表扬认真倾听的孩子,表扬他们的善于倾听,还可以时不时地让他们当小老师点评其他同学的答案。这样,大多数孩子都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接收到其他同学的讯息,打造高效课堂。

三、品德课堂离实际生活有多远

课程名字设置为《品德与生活》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希望品德学习来源于生活,同时在学过之后又能指导孩子更好地生活,但课堂和实际生活之间总存在距离,要实现课堂和生活的完美衔接,任重而道远。

就课堂教学来说,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便是从生活中找事例,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这些现象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被孩子们忽略。此时,教材上的案例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以课本上的例子导入,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例子,他们往往会从自身经历中找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不仅调动课堂气氛,而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品德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品德。

就生活实际而言,孩子在课堂上所学是否真的能在实际生活中说到做到呢?相信大多数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也是课堂和生活间距离拉大的最大原因。好比课堂上给孩子的心里种下一粒种子,它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发芽,可是离开了课堂,阳光不够,雨露不够,这粒种子或者被直接扼杀了,或者勉强发出小芽也是一副柔弱随时会倒下的样子,只有少数能坚强地存活下来并和孩子一起成长为参天大树。

究其原因,恐怕有二,一是孩子尚小,自觉意识不足,往往会有知识是在学校才学的,离开了学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想法。二是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引导不够,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懂,诸如此类的借口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开脱,使得本可以纠正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地发展。

要让品德走出课堂,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起让孩子爱上品德课,习品德,爱生活。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如何养成“叙事文本”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