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2014-04-29张颖李雷宋岩松
张颖 李雷 宋岩松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以往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找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进行实验、分析、总结。找到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健“身”、健“心” 及终身体育目的[1]。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16-0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条件及办学环境的改善,各个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围绕各个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是每个高校都在认真研究和改革的重点。而为了响应国家对培养青少年健康体质的号召,结合中国医科大学的培养专业人才的特点及师资、场馆、地域、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初步探讨研究具有我校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2]。本研究的目的力图构建一个符合医学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并适应今后他们本身职业所需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一个良好的体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以中国医科大学2011级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查阅图书馆体育科技文献资料;教育部有关体育的文件、法规、政策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规定,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认真学习和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结合查阅近10年的中国知网体育优秀期刊、硕博论文,根据研究需要,充分吸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1.2.2 实验法
本研究选取2010级和2011级两个年级,2010级为参照年级,2011级为实验年级,笔者分别对2010级、2011级两个年级抽取的各100名学生进行了几项指标体育改革前期测量。然后2010级按照以往体育形式进行教学,而2011级的学生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通过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活动后,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再次进行问卷和体育指标测量。把测量的数据比较、分析,进行相应的总结。
1.2.3 问卷调查法
分别在体育教学改革前和实验改革后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随即抽查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与以往教学师生认识情况
2.1.1 学生对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
在以往体育课的基础上,对2011级体育课进行了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形式的改革,经过了两个学期的实践。在体育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分别对2010级和2011级两个年级一年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4]。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采取以往体育教学的学生对体育课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22%,而采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生调查的为66%,显示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喜欢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1.2 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教学的预期结果,而实施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就是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按照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进行体育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运动的空间,而且学生自觉性会提高。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11名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和2011级100名学生的调查来看,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来看,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提高的教师占到了54.5%,学生提高到了21%,而有提高的指导教师为45.5%;学生为68%,这两项加起来教师的认同感为100%;而学生的认同感也达到了89%,说明我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改革是符合体育改革规律的,是正确的,为今后学生学习掌握1~2项体育项目,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来看,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来,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灵活多变的俱乐部活动形式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主要以指导和考核为主,通过学生在平时的锻炼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真正变成了一个指导者。
2.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意识的养成,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强化教师的指导组织能力尤为重要,但目前从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来看,忽视了学生为主体,没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体育课程仍旧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忽视了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的规律。最终的结果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依旧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低,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为此在实施体育俱乐部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与方法:
每学年第一周体育部将本学期俱乐部选项细则相关材料报教务处,教务处通过教务网或采用校园网通知到各个院系,让学生了解本学期开设的体育项目、要求和考核内容及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本学期的体育课程。在选课细则中对该学期体育俱乐部的选课原则、注意事项、体育俱乐部项目设置及要求、选课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体育俱乐部活动期间,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教师向教练转变,在体育俱乐部规定的活动时间内,指导教师要布置任务和指导测评学生,督促学生加强业余时间体育锻炼。在考核内容上,主要考核学生能否掌握该项目的基本技术,并根据该项目进行身体素质测试[3]。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幅度等指标的考核。
2.3 以往体育教学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
通过2010级、2011级两个年级不同教学形式一学年的教学,对学年初和学年末的两次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实心球、50米、立定跳远三个项目的测试,从一定程度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力量、速度和爆发力,统计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从表3、表4来看,男生的增长幅度大于女生,这除了和男、女生的生理特征的不同有关以外,还与男、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有关,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需要说明的是掷实心球是按正面头上掷实心球的方式,女生在腰腹肌和上肢力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女生50米也是如此,按照国家相关的测试标准,女生50米9.0秒为及格,所以很多女生的50米成绩处于不及格的一个水平线上。虽然经过一学年的体育锻炼,大学生在身体的各个身体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但这和国家和学校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今后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锻炼。
3 结 论
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来看,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可行性。同时符合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值得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
4 建 议
(1)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与体育通识教育[5]。完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坚定改革信心。
(2)做好定期体育俱乐部检查工作,为保证体育俱乐部的顺利实施,教务处和体育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3)高校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要求学校的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学生、教师要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要有充分的认识,共同努力来构建完善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王港.我国高校现有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形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36-37.
[3]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3-86.
[4]高占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4(2):81-82.
[5]杨恒.大学体育俱乐部试行及发展问题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11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