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蠕虫混感的防治
2014-04-29孙海军
孙海军
1前言
入夏以来,某些绵羊及绒山羊群出现急性死亡病例,还有部分羊只呈现颌下水肿、头颈部水肿以及腹泻的症状。经过深入现场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学和寄生虫学检验等综合认定系由羊肠毒血症、羊捻转血矛线虫、羊盖氏曲子宫绦虫混合感染所致。在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后,使群体得到了康复。
2流行病学
急性死亡病例既见于一、二月龄以上的羔羊、幼龄羊群,也见于成龄、幼龄混放的羊群中。经过梭菌病疫苗免疫的,未经免疫的羊只都有。
具有颌下水肿、头颈部水肿症状的病羊,见于当年羊和成龄羊,零散或小群发病,其特点为早晨水肿严重,经过放牧运动则午后、晚间相对减轻,次日又重复出现,同样病例以及放牧掉队羊只在羊群中逐渐增加,同时羊群中多数羊只有腹泻症状。
3临诊症状
1)急性死亡 急性死亡病羊其生前很难见到明显症状,因为从发现其精神极度沉郁,致趴地昏睡死亡可能仅有一、二个小时,长者可达半天,出牧时还无异常表现,收牧时死亡于牧场或归途中。少数病例能注意到死前呼吸急促,排出黑色稀便,短时间地抽搐,角弓反张。
2)水肿腹泻 羊群中散发或小群发生颌下水肿、头颈部水肿的病例,触诊局部留有指压痕。水肿症状早晨明显加重,随着运动午后有所减轻,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羊只排出稀薄粪便,尾部、后肢被毛受到污染,羊群发生群体性、渐进性消瘦,体质更趋于衰竭。
4病理剖检
1)病变特征 病死羊的心耳、冠状沟、纵沟有出血点斑,肝脏肿胀淤血,间有小坏死灶。脾脏肿胀,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真胃弥漫性出血,小肠、结肠部分肠段外观红紫色,肠腔内积有腐乳汤血样内容物,肠壁弥漫性出血,俗称"血灌肠"。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有出血斑。肾脏质度软而脆弱,皮质散在条块状的出血斑。
采取肝、脾病料制片,镜下能检出梭菌病原体。
2)蠕虫感染 在对病死羊实施病理剖检的同时,采集其呼吸、消化系统的脏器组织应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做了细致检查,从多只羊的真胃、小肠内检出数量不等的长线形及扁平长带状分节的虫体。经鉴定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盖氏曲子宫绦虫,感染强度:捻转血矛线虫可多达数以千计乃至数万条,而绦虫通长为1~2条或3~4条。
参照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及细菌学、寄生虫病学检验,综合作出羊肠毒血症和蠕虫病混合感染的初步诊断。
5防治措施
1)紧急免疫 对同群30日龄以上各龄羊只应用羊梭菌病多联灭活疫苗(以氢氧化铝胶液稀释),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藉以预防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猝疽、羔羊痢疾(妊娠羊用)。
2)群体驱虫 首选盐酸左旋咪唑(驱线虫特效药),羊8 mg/(kg·bw),灌服,间隔5 d再重复给药一次。1周后,灌服丙硫苯咪唑(广谱类药,驱除绦虫、吸虫、线虫),羊15 mg/(kg·bw)。二周后,再灌服呲喹酮(驱绦虫特效药),羊40 mg/(kg·bw)。
3)辅助疗法 建议畜主对羊群做阶段性补饲精料,加入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或给予优质添砖,饮水中加入氨基酸维生素口服液。饮用维生素E亚硒酸钠制剂,每2~3周一次。
6讨论与小结
1)羊肠毒血症又称为“类快疫”或“软肾病”,主要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急性发病死亡为特征。魏氏梭菌属于健康带菌,既存在于羊胃肠道中的梭菌芽孢,当其在消化系统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则迅速发育繁殖,产生外毒素入血,引起内源性传染。也可能因羊只自外界环境中摄入多量病原体而引发外源性传染。就羊群中夏季所发生的肠毒血症病例而言,羊体内捻转血矛线虫、盖氏曲子宫绦虫的混合感染应构成为首要诱因。
2) 以往通常认为羊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节,但是,夏季病例之所以也能够频发,应和当年羔羊、幼龄羊未能接种疫苗,成龄羊于免疫期内体质衰弱,影响了免疫效果有关。当地羊群因为饲料中钙磷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不足,而引起羊骨软病、佝偻症、硒元素维生素E缺乏症(白肌病)、缺铁性贫血等营养代谢病的病例亦不在少数。加之,感染强度很高的蠕虫的侵袭,对羊体消化系统功能所构成的损伤破坏和对各种营养素的抵销,更加重了代谢病的病情。为此可以认为羊群中所潜在的营养代谢病,又是构成夏季羊肠毒血症发生的次要诱因。
3) 综上所述,无论羊舍、放牧场地,于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条件下,都很适合线虫卵、绦虫卵的发育。捻转血矛线虫为直接发育感染,而需要中间宿主感染的绦虫,此时正是土壤螨繁殖滋生的旺季。加之羊群中易感羊只的不断增加,反刍动物群体的轮回放牧,场地受到过度污染。诸多因素促使捻转血矛线虫、盖氏曲子宫绦虫在羊群中很快的形成并进入感染高峰期。高强度混合感染的蠕虫寄生,因为夺取营养、分泌毒素、对寄生部位所致的病理性损伤,都将造成宿主机体抵抗力、免疫力的下降,导致羊只贫血、消瘦、营养障碍、体质衰竭。总之,在对羊群做出羊肠毒血症蠕虫混合感染的诊断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免疫、驱虫、改善营养的措施,能有效地促进了群体的康复。
(编辑: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