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014-04-29王莹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思索自学数学知识

王莹莹

【摘要】如何学会独立读书.恰当选择用书.选好读书模式.眼到、心到、手到.

用心做好“三读”.

【关键词】选;到;读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寒窗苦读的中学生,许多人步入了高中这一人生中的重要学习阶段,高兴地分别接触到高中里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的学习.然而,不少在初中阶段的高才生,进入高中之后,常常感到许多地方不适应,特别是在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那么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方法上有何变化呢?如果说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较初中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则它主要体现在自学能力的提高.尽管在初中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科学知识,无论是质或量上都比初中高了一个层次.就数学知识来看,它已转向变量数学的纵深方向,接触到近代数学和现代数学的不少抽象内容;就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上来看,由于这时的青年学生智力发展已逐渐成熟,更需强调通过学习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更何况“自学”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里云集着千千万万的高才生,他们更迫切地期待着培养和发展其自学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形成自学本领呢?我认为应主要训练自学“十会”:一会独立读书,二会能进能出,三会错中取胜,四会精力聚焦,五会自选课题,六会自寻资料,七会解决问题,八会博采众长,九会合理用时,十会自我评价.

在此我只谈——如何学会独立读书.

1.恰当选择用书.自学一门课程时,常常会遇到不少同类型的书,如《高中数学练习》就有十几种之多.东读一本,西看一册;见本新书,弃旧图新;读书虽多,支离破碎;缺乏完整,思想不清;读来翻去,不知所云.因此,选书必须恰当,选中务必精读,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的水平、学习时间的长短等等来选择书.比如普高的学生学高中数学时,应以教师选好的教材为主要读物;有余力亦可选用内容详尽、原理清楚的其他书籍配合阅读.若对单招的学生只求掌握一般内容但还需要掌握和自己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若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方向深造的更高要求,就得选择在该专业方向上认为是比较经典、基础宽厚和观点比较现代化的专业书籍来精读.

2.选好读书模式.读书有两种模式:一是“购货式”,即阅读者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作代价,用以索取书本中所含的信息;另一种是“研究式”,即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读书的内容、范围,将粗读与精度相结合,并深入钻研、探索,直到问题圆满解决为止.研究式读书能把“学”和“用”有机结合起来,使读书的价值在“用”中显现,这是一种最能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最易取得最佳学习效益的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

3.“眼到、心到、手到”.阅读数学书时,由于其学科特征,离不了计算、画图、推证.因此,自学数学绝不能偷懒,务必做到眼看、心思、手写(或算或写),不要像看小说那样看书,而要像徐特立老人告诫我们那样:“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三到”之中,心到为本.心到必注意集中,专心思索,伴随眼看手算,必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用心做好“三读”:粗读、复读、精读

对于选择好的精读教材,自学时要采取粗读——复读——精读的良好独立读书程序.

第一,粗读——浏览全书,掌握概貌.为此必须以较快的速度,迅速浏览.看书时,应先看目录和前言、编者的话等,以了解书的章节大意.阅读正文时,从默读逐渐加快眼的视力速度,以加强大脑皮层上视觉区的神经兴奋,直接以文字、数学符号作为信息传入脑的视觉区,既加快了阅读速度,又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粗读中,重点在于了解书的概貌,掌握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理,学会初步的运算和论证.阅读进度可以配合教学进度阅读,也可以按章、按篇划单元阅读.

第二,复读——弄清结构,掌握思想.阅读数学书,重要的在于弄清书的结构,了解全书的系统和来龙去脉,掌握它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复读阶段十分重要,它要在初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扫清留下的障碍.此阶段建议采取“追、疑、补、记、注”的对策.

所谓“追”,是指重点追读和思索书中的关键、难点.要深入思考基本概念的意义、作用;加强对重点问题的演算和论证练习,从而把握有关原理、命题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回头追读难点,扫清知识障碍.

所谓“疑”,是指质疑,就是说在自学过程中,要学会“自疑寻答”.

所谓“补”,是指补上你学习中的知识空白.学习,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事先把需用的基础知识都准备好;相反,恰恰是学而知不足,用方知补缺.那么,你就采取缺啥补啥,补到够用即可的方法,必能助你学习.

所谓“记”,是指在自学中做记要.要读书记要,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为后继的学习垫牢基础,更可培养索取知识的动手能力.写读书记要的方式多样,常用的方法有摘记原文、写概要笔记、列表对比摘要、小结式摘记等等.这些都将对你的自学增加补益,从中亦可看出自己思想深化的过程.

所谓“注”,是指自学时在书的“天头”“地脚”、空白处加批注.这种批注,可以是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体会,也可以是“慎读”“审视”、思索后提出的疑问,也可以是空白知识的补充、易忘公式的记载,也可以是对书中某问题的评价及个人的创见,等等.读书批注,是自学深化的过程,也是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发展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持之以恒,大有裨益.

第三,精读——深入思索,激发创见.经过各章、各篇的粗读、复读以后,应该说基本上已掌握了该书的结构和知识体系,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任何一本书中的知识都并非尽善尽美;一本书尽管编得再好,也不是就没有不足之处.因此,尚有许多东西值得推敲、玩味,尚需进一步深入思索.

总之,学习必须保持老老实实、严肃认真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切记不懂装懂.只要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奋读书又善于读书,重视索取知识,更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个人刻苦钻研,又善于博采众长,勇于不断解剖自己,严肃进行自我批评,长此以往、持之以恒,随着自学知识的增长,自学能力必然与日俱增,自学本领必然形成.

猜你喜欢

思索自学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深沉的思索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