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2014-04-29陈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改革探讨制约教学

陈萍

【摘要】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教学,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是中职学生的主要成分,中职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全社会正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积极进行中职数学课程改革,探索新时期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中职教学的特点,这是当今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改革探讨;制约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职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

一、职校学生的现状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基础知识薄弱

表现在概念模糊,公式、定理、性质不清,各个知识点互相孤立,学习方法也不当.不少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作业马虎、抄袭、字迹潦草,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能力差,思维呆板,在问题面前往往茫无头绪,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

(二)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良

不少学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在教学上往往老师讲得较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

二、制约教学形式改革的因素

(一)中职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

(二)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方面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

三、对中职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看法

(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职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关于中职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另一方面主要的还应该考查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

四、数学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首先向学生指出中学数学中解题技巧是难点,这正是过去数学差的主要原因,而数学中更侧重概念、思想、方法,在整个学习阶段,始终要坚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培养,理顺知识结构,注重思想、观念的渗透,突出知识的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学习习惯,正视学生的现状,根据学生现有水平教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而坏习惯会贻误终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与考试氛围,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焦虑,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做到教书育人

不要太强调数学考试的成绩,这会使学生数学焦虑更加严重,从而进一步影响其数学学习.尽量避免考试题目难度太大,大多数学生的分数都偏低就会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要适度,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数学不单单是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实际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维方式长期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四)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21世纪的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探索.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总之,根据当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实现.因此,中职学校和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将课堂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之江.数学的认知和数学的教学[J]. 数学通讯,2009(3).

[2]杨颖.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0(12).

[3] 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改革探讨制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药物制剂专业GMP课程教学研究初探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微探高职物理教学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