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4-04-29周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数学课堂教学

周源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现今,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例如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制定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有效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提倡的.

第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名学生,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做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3.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3]刘芳.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汇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数学课堂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