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芹秋冬栽培技术
2014-04-29狄清泉
狄清泉
西芹与本芹相比,其特点是叶柄宽厚,纤维少,质脆,味甜,稍带芳香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据测定,每100克鲜菜中含碳水化合物3.0克,蛋白质2.2克,脂肪0.22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其中含钙、磷、铁均较高。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油,有增进食欲、降压、清肠利便等作用。西芹以肥厚的叶柄为食用部分,可炒食、凉拌,制作菜汁和罐头。
西芹一般株高60~100厘米。叶为1~2回羽状复叶,小叶2~3枚,卵圆形,三裂,轮生在短缩茎上。西芹是耐寒性蔬菜,生长期间要求冷凉湿润条件。适宜温度为15~22℃,耐低温,0℃不受冻,为防止空心,低温期宜保持3~5℃为宜,其耐寒性不如本芹。不耐高温,30℃以上生长不良,保护地栽培宜保持22~27℃。对光照要求不严,光照太强,叶变小。根系细,分布浅,不耐旱。
目前我国的多数城市都在引种,由于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可观,推广很快。大棚栽培西芹,可充分利用大棚的保温和增温作用,在早春提前种植和收获,在晚秋又可通过大棚覆盖,使西芹延迟采收,比露地栽培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育苗
1.1 品种及播期: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西芹品种。西芹每亩大田需种60~80克。育苗场地应和生产田块隔离,宜集中育苗或专业育苗。
1.2 苗床準备:用3年内未种过芹菜的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每亩用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按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与苗床表土混合后撒在畦面上。为防止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辛硫磷作苗床底药在整地时施入,方法是用1毫升50%辛硫磷乳油加水1升,可喷洒1平方米苗床。
1.3 催芽播种:西芹种子发芽对温度要求严格,高温季节播种,要进行种子处理,否则难以发芽。常用的方法是:先用15~20℃的清水浸泡种子24小时,然后轻轻搓揉种子,换水清洗几遍,在阴凉处稍晾,种皮半干时用湿纱布包好进行低温催芽,可放到地窖中或水缸旁进行催芽,也可吊于水井水面以上30~40厘米处进行催芽,温度以15~20℃为宜,期间每天应翻动淘洗1~2次,以增强通气性,并使种子见光。5~7天后,80%种子即可出芽,在散失部分水分后即可播种。还有一种方法是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具体方法是:用15~20℃的清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再将种子至22~25℃,再经过12小时后,将温度重新降回到15~18℃。这样,经过3天后种子就会发芽,而且出芽整齐健壮。高温季节采用变温催芽可提高幼苗适应性。将苗床整细整平,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覆细土3~5毫米。
1.4 苗床管理:苗床覆土后盖上稻草、遮阳网等,并经常浇水,使床土保持混湿润状态。幼芽拱出土表时揭去覆盖物,随即拱架遮阳网以防烈日落晒及暴雨冲刷。子叶平展露心之前不宜浇水过多或降雨积水,以免造成点片死苗或黄苗。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需10~1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逐步减少浇水次数。如果幼苗生长瘦弱,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7千克。对苗床局部密度过大的细弱苗、病苗要及时去除,以利幼苗生长健壮一致。
1.5 苗期病虫防治: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细菌性立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 分苗
2.1 分苗时间:从子叶展开到2~3片真叶约需25~30天,此时即可分苗移栽。移栽时间宜选下午高温过后或阴天。西芹移栽一方面可使主根受伤促进侧根的发生,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可将大、小苗分开,以便区别对待,使秧苗在定植时大小相近,同时也缩短了占用大田的时间,这对提高腾茬困难的田块具有重要意义。
2.2 分苗方法:选择未种过芹菜的田块作为移栽地,适量施肥。单株移栽,移栽株行距为5~8厘米×5~8厘米。移栽后随即拱架遮阳网防晒。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定植
3.1 定植时间: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即可准备定植,从移栽到定植约需25~30天。定植宜选在下午高温过后或阴天进行。
3.2 整地施肥:每亩大田施用优质腐熟鸡粪1 000千克、尿素5~10千克、过磷酸钙50~7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硼砂500~
1 000千克,施肥后深翻20厘米,使土肥混合均匀(过磷酸钙宜沟施),耙平后作畦。
3.3 定植方法:定植前1~2天应将苗床淋透水,随起苗随定植。缓苗前每天浇水1次,缓苗后沟灌1次透水,必要时行间用稻草保湿一段时间。选用健壮、无病的幼苗,按大、中、小苗分级分畦定植。单株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5~30厘米×20~30厘米,每亩栽
8 000~12 000株。具体栽培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季节长短、市场要求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决定。
4 大田管理
4.1 温度管理: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5~6℃时,扣上大棚膜,当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2℃时应在大棚内套上小拱棚,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时,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西芹成株虽然能耐零下10~7℃低温,但长时间在低温下,叶柄会受冻变黑,出现空心,纤维含量增加,品质下降,所以保温条件有限时要适当早采收。
4.2 肥水管理: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要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防止渍害。缓苗后为防止徒长可适当蹲苗5~7天。以后根据田间长势,可适当追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7千克,整个生长期宜追肥2~3次。发现植株有轻微缺硼症状时,可用0.5%的硼砂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或用0.25%的硼砂水溶液灌根。采收前1个月可喷洒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进行生长,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采收前20天停止追肥。采收前7~8天可浇1次水,使叶柄充实、鲜嫩。
4.3 病虫防治:尽量采用非化学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化学防治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在干燥晴朗的天气也可以喷雾防治,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5 采收
大棚栽培,可适当延后采收,但采收过迟叶柄易空心,品质下降。一般最迟采收时间为最外层叶刚出现衰老迹象。每亩产量
8 000~10 000千克。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采后不得浸水或喷洒化学药剂。分装、运输、贮存应注意防止污染。采收后如用名鲜袋单株包装存放于1℃环境下,可贮藏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