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2014-04-29王鸿艳

吉林蔬菜 2014年9期
关键词:杜邦侵染细菌性

王鸿艳

凌源市是温室黄瓜生产的主要区域,从多年温室黄瓜生产中,总结了温室黄瓜栽培技术,有以下要点:

1 产前整地

深翻土壤40厘米左右,做宽度1.2-1.3米畦子,倒翻畦子内土壤,填入玉米秸子20厘米,再覆土盖之,放水灌溉,衬实土层。玉米秸的放置,有利于提高地温,并为黄瓜根系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2 农家肥的使用

每667平方米使用农家肥20立方米,最好以人类尿液与土加之牛粪混合配比,比例2:1:2.,待充分发酵后,提前10天推入畦子中散开,再进行20厘米深翻。

3 育苗

3.1 育苗

在做好畦子的基础上,把畦子放水浇灌,待水渗后,把准备砧木南瓜种子均匀播散在畦子面上,上面覆盖土2厘米,再用塑料薄膜支拱。同样方法,待过3天后,再把黄瓜种子撒入畦子中,加1厘米土覆盖。

3.2 嫁接及嫁接后管理

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时间为5~6天。出苗前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播种的土层要通气条件良好,以促使种子出苗早,出苗齐,出苗壮,防止猝倒。待种苗生长到8厘米高后,进行人工嫁接,采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好的秧苗要装入营养钵,均匀摆放到畦子中,充分灌水后,支拱覆膜盖好。嫁接3天内,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7~20℃,相对湿度95%以上;嫁接后第四天起,白天22~26℃,前半夜间温度15~18℃,后半夜间温室11~13℃;中午遮荫,早晚见光通风,7~8天缓苗后可全见光,撤除小拱;定植前7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0~23℃,夜间10~12℃,地温不低于12℃。当秧苗3~4片叶,株高达12~15厘米时,即可定植。

4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每667平方米温室面积定植3 300株左右,株距25~30厘米,行距55~60厘米左右。定植缓苗期内温度要高达35~37℃,缓苗后温度要低至28~35℃,浇足缓苗水。此期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进根系的发育和雌花的分化。给予低夜温15℃以下,短日照(8小时),能促进雌花分化,控制温度保持在五天长一片真叶,黄瓜的根系需氧量大,定植缓苗后,要中耕松土,松土3次,注意不要伤到秧苗的根系。定植后底瓜长到3~5厘米之前,不要浇水施肥,控制瓜秧徒长,低温练苗,这是增产增收关键。

5 越冬期管理

5.1 摘除根瓜

尽早摘除根瓜,适当疏瓜,能防止歇瓜现象发生,提高产量。

5.2 积存温度

勤擦试薄膜,增加薄膜的透光度,浇水要慎重,防止沤根。这段时间主要以温度为主,提倡高温养瓜,尽量提高大棚温度,高温养瓜是在冬季最寒冷的阶段,草帘子早揭早盖,早揭草帘子使阳光早进入棚内,早盖草帘子尽量维持夜里温度,使夜间温度不至于过低,白天基本不放风,蓄积白天温度,将热量积在棚内,土壤、墙体中。以便夜间棚内没有温度来源时,靠着蓄热缓慢释放,使得夜间温度不至于过低。

5.3 放风

建议最寒冷季节中午12点左右放风,放30分钟左右即可,关上风口。棚内温度不超过37℃,不用放風,从而提高棚内温度(注意:高温养瓜是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其余时间正常放风)。

6 盛瓜期管理

盛瓜期是形成产量的最关键时期。注重增施钾肥,确保植株不早衰,防病治病为重点,满足肥水供应,适当蘸花等栽培管理,提高黄瓜产量。冲施生物菌肥,有提高肥效,抗病,增产的作用。

7 黄瓜侵染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7.1 霜霉病

霜霉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4℃,高于30℃,低于15℃不发生。相对湿度85%以上,即叶面形成水膜,这种环境需6小时便侵染;这三个条件缺一个,即不能侵染。防治药剂:杜邦抑快净、普力克、安克、氟吗锰锌

7.2 灰霉病

病菌潜伏土壤中,借助气流传播,在温度18~23℃,相对湿度90%以上的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春节前连续阴天,气温不高,棚内湿度大,放风不及时易发病。棚内温度高于31℃病情不易扩展。防治药剂:菌思奇、嘧霉胺。灰霉病菌属弱寄生菌,病菌易侵染即将开败的花,蘸花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7.3 黑星病

病菌通过种子、植体表皮、气孔或伤口侵入,当气温15~25℃,棚内相对湿度大于95%易发病。防治药剂:杜邦万灵、杜邦福星、世高。

7.4 白粉病

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升高,温度适宜,适宜孢子飞散。虽然低温此菌可萌发,但高温萌发率明显提高,所以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容易流行,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7.5 黄点病

近年来细菌性叶枯病(黄点病)发病较重,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土壤带菌,个别品种发病较重。防治药剂:黄点病可用杜邦万兴加广天或黄瓜素加“广天”加以防治。

7.6 细菌性角斑病和细菌性缘枯病

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冠菌清等铜制制剂治疗,注意!黄瓜对铜制制剂敏感,用药一定要按说明配制!预防细菌病害,可在防治其它病害或叶面肥时加一些广天。

8 温室黄瓜虫害防治

8.1 蚜虫

蚜虫身体小、繁殖快,又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必须提前预防、及早治疗。用药有蚍虫林,20%速灭杀乳油等。

8.2 斑潜蝇

幼虫在黄瓜叶片上的上下表皮之间蛀食,造成了弯弯曲曲的隧首。防治药剂,潜蝇丹加阿维菌素混合喷雾。

8.3 根结线虫

该虫在土壤5~3厘米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菌及灌溉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55℃以上温度10分钟致死。防治方案:提倡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或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土壤高温灭菌法,先深翻疏松土壤,每亩施用100千克碳酸氢氨均匀洒在土表上,然后耕翻土壤把肥料均匀和土壤混均,扣上塑料薄膜,往土壤灌水至饱和,棚膜四周压紧盖严,密封闷棚一个多月即可。

猜你喜欢

杜邦侵染细菌性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