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和他的“第三个女人”
2014-04-29余凤高
余凤高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恋情的终结》通过第一人称作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的叙述,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萨拉·迈尔斯和她丈夫,公务员亨利·迈尔斯这三个人之间的迷恋、嫉妒。作品于1951年出版后,读者和批评家马上看出,格林这是在写他自己,写他与他的“第三个女人”凯萨琳·沃尔斯顿之间的恋情。
格林1904年生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伯克姆斯特德,父亲是伯克姆斯特德中学的校长,格林曾作为寄宿生在该校读过几年书。在此期间,因为一直遭人欺负,心灵陷入深重的忧郁,几次企图用左轮手枪自杀,其方式被称之为“俄罗斯轮盘赌”。1920年格林16岁时被送往伦敦接受了六个月的心理分析治疗之后返校。
1925年,格林在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攻读历史学时,创作出他的处女作——诗集《欢腾的四月》。毕业后,做过一段时期家庭教师,然后转至报刊,先是任《诺丁汉日志》编辑,后任《泰晤士报》编辑。之后,从1929年出版长篇小说《内心人》起,一生创作出包括《布莱顿硬糖》《权力与荣耀》在内的小说三十多部,是20世纪英国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
有如他的小说那样,格林的私生活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妻子维维安
格林在他的自传《生活曾是这样》中,坦率地说了他少年时代的“性冲动”,也明白无误地写到他在诺丁汉任编辑时与未来妻子的初遇。他说:“我初遇后来成为妻子的那姑娘,是在贝利奥尔门房发现一张她写来的短柬。”这姑娘叫维维安·戴雷尔—布朗宁,是布莱克韦尔出版社的秘书。
维维安生于1904年,度过一个艰难的童年,因为她父亲出现婚外情,她母亲就让15岁的维维安给她父亲写信,结束他们之间的关系。单亲的孩子成熟得早,她17岁时皈依天主教,这年还出版了一部她在15岁之前写的诗歌散文集《小小的翅膀》,她家的朋友、大评论家,诗人吉·基·切斯特顿为它写了一篇序言。
格林是1925年一个周末认得正好来拜访他房东的维维安的。此后她给他写了一张短柬,谴责他某次评论电影时,写作中对天主教徒“礼拜”圣母马利亚用词欠当,因为本该用的词应是“膜拜”才对;并责备他文章中把电影、性和宗教纠缠在一起。格林写信告诉他母亲,说他“接到一位天主教徒的热诚的来信”,这虽然让新教教徒的母亲感到震惊,但她的热诚引起格林的好奇:“居然有人如此认真对待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学中的微妙区别,我的兴趣来了。”格林说,“我俩就此相识。”(陆谷孙的译文)何况他已经被她“灰绿色的比他人都要美丽的眼睛”所吸引。于是,他先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道歉,然后不间断地给她写信,称她“是世界上荣耀的、非凡的、最漂亮、最可爱的人”,“你总是带着魔力,你的眼睛,和你的声音,和你修长的黑发,和你白皙的皮肤,都带有魔力”,并称她为“我亲爱的我唯一的永远的爱,我心灵的欲望”……“差不多两年中常常是每天三封”,并相约在茶室见面,向她求婚。最后两人于1927年结婚,生有两个孩子露西(1933年)和弗朗西斯(1936年)。
情妇
但是不久,格林就对他“唯一的永远的爱”的妻子表现得不忠了,先后有多个情妇。他从1938年起与多萝西·格洛弗通奸。多萝西是一位剧院的服装设计师,并以多萝西·克雷吉的笔名为书籍创作插图,包括给格林的作品插图;自己也写过几本童书。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德国纳粹发动闪电战,对伦敦进行大轰炸期间,英国各大都市和工业中心都遭到摧毁,其中伦敦受创最为严重;共约10万幢房屋被炸毁,4.3万名市民被夺去生命。1941年的一天夜里,格林的位于伦敦南部克拉珀姆教区公地14号(14 Clapham Common)的住宅也被炸毁,幸亏家中无人。当时,维维安自己虽已带着两个孩子转移到郊外去了,心中却非常害怕,担心格林还在家里,生命遇到危险。谁知这时,格林正在多萝西·格洛弗家里秘密幽会。后来维维安在一次接受访谈时幽默地说:“格雷厄姆是通奸救了他的命。”格林在小说《恋情的终结》中以莫里斯的第一人称的叙述和萨拉的日记,从两个角度如实地描述了这个细节。
那是1944年6月17日后来被叫做V1型飞弹攻击的头一夜,地点是莫里斯的家。“空袭开始时,我们刚刚躺上床。我们要做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它而改变。”空袭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他的屋子不在临街的那一侧,所以除了房门被气浪吸开,墙上掉下些泥灰以外,别的并没有什么。其间,萨拉跪在地板上,把头抵在床上为他祈祷,求主“让他活着吧,我会信你”,“如果你能让他活过来,我什么都愿意做”。后来,见到他的一只手被压在倒下的门下面,以为他可能死了,但却掀不动那扇门。而他在做什么?他却在“缠着”他情妇:“今天下午能见到你吗?”
继多萝西之后,格林在1954年访问他瑞典的出版商时,认识了漂亮的女演员,比他小近20岁的安妮塔·比约克(Anita Bj?rk)。生于1923年的安妮塔,从1945年起,先后创造过100多个人物,被认为是瑞典最伟大的演员之一,甚至有“瑞典剧场第一夫人”之称,她最著名的角色是在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剧本《朱莉小姐》改编的电影中扮演女主角,获1951年戛纳电影节大奖。
格林见到安妮塔后,便如他的传记作者迈克尔·谢尔登说的,对她产生“不可抑制的爱慕之情”。他为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近郊买了一座房子,并带她去国外旅游,包括去意大利卡普里他的别墅。可能是这促使安妮塔一年前结婚的丈夫,一位著名作家和记者在1954年自杀。
对于丈夫的出轨行为,维维安是一清二楚的,她坦然地和他分居,但没有离婚,格林也一直没有再婚。不过在战后,她希望他会回来,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没有想到的是,格林有一次无意间见到凯瑟琳·沃尔斯顿(Catherine Walston,1916—1978),激发起一次传记作家说是“他毕生中最伟大的激情”。
凯瑟琳·沃尔斯顿
凯瑟琳1916年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18岁时嫁给她父亲的朋友,英国工党上议院的议员,百万富翁,属于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一个和凯瑟琳活跃的个性完全相反的老式人士亨利·沃尔斯顿,并随夫来到伦敦。她和格林认识于1946年。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格林回忆说,他们同乘一架轻型飞机从剑桥去牛津。“当飞机穿越被大雪覆盖的东英吉利时,一绺头发碰到了其中一人的眼睛,于是这人便坠入了爱河……”
和沃尔斯顿认识这年,格林已经是一位名作家了。当时,年仅30岁的凯瑟琳给他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受他作品的影响,希望皈依天主教,要求他做她这宗教的教父。格林答应了,但洗礼那天因为有事,让他妻子替他去参加。妻子回来对他描述了凯瑟琳的美丽相貌后,他便设法与她见面。两个家庭之间,最初是礼节性的友谊,格林以看凯瑟琳与看她的丈夫和孩子的名义,去沃尔斯顿家做客,随后,两人的情感渐渐滋长。
凯瑟琳与丈夫长期没有性生活,格林也既厌倦了自己的妻子,也厌倦了与多萝茜之间的关系。见面时,格林是完全被凯瑟琳的妩媚和惊人的美貌惊呆了;凯瑟琳也倾慕格林的才华。于是,自然而然地,双方便立即都坠入了情网。而亨利·沃尔斯顿,他甚至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尽人皆知的地步后都不去干涉。当然,所谓“尽人皆知”只不过是人们在茶余饭后的风传,对其中的详情和这关系的重要性则没有认识,直至他们之间的情书的发现,才解开这段始终被封锁的秘密。
凯瑟琳和格林可谓相配的一对。和不顾常规的格林一样,凯瑟琳也喜欢冲破习俗。她会穿泳装出现在社交界欢迎她的聚会上。在家做女主人时,她会在午餐会上穿一条牛仔裤。在此之前,凯瑟琳暗地有过多次的婚外情,她丈夫都默认了。只是这次她有点张扬,她和格林竟逃遁到梅奥郡的阿基尔岛(Achill Island)上去了。阿基尔岛位于爱尔兰西海岸,北濒大西洋,景色美丽壮观。爱尔兰共和军军官厄恩尼·奥马利曾在这里建有一座石砌小屋,奥马利的妻子,美国雕塑家爱伦·霍克是凯瑟琳的好友。凯瑟琳来过这里一次之后,便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于是,凯瑟琳这位富有的社交女主人便在这僻静的村落里租下一座传统铁皮屋顶的石砌村舍。旅游作家特尔特尔·邦伯里在题为《格雷厄姆·格林阿基尔岛上恋情》一文中写道:“这小屋很快便成了沃尔斯顿喜欢的隐居地,她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男人和她一起。”这次为了和格林一起来这里,凯瑟琳穿了一身红色的晚礼服。格林后来告诉维维安,说这是他所曾见过的一个女人最性感的形象。村舍里没有电,用的水也是由一支龙头从户外接进来的。格林以泥煤的火在一只平底锅上烤面包、煮鸡蛋,两人享受着与伦敦的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远离尘嚣的乐趣。邦伯里相信:“梅奥郡的阿基尔岛是格雷厄姆·格林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
两人在阿基尔岛待了三个星期。随后的几年里,除阿基尔岛,格林和凯瑟琳还去意大利的卡普里岛,去世界闻名的柬埔寨吴哥窑,去他的好友、匈牙利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科尔达的游艇,自然也去伦敦、巴黎、意大利等欧洲各地旅游,进酒馆、去教堂,漫步爱尔兰香农河畔,欣赏戈尔韦郡(Galway)港口和西点的夜景……格林赞赏他和凯瑟琳之间这突然爆发的爱情。他对她说:“我只相信蓦然出现的爱情,如开启一片明净的天空。我不相信由友谊开始萌发起来的,或是他人会问‘为什么的爱情。因为我们的爱来得凶猛,来得突然,像是一个参战者。我无法设想一种爱情,来得平平淡淡,去得也不留痕迹。”格林给凯瑟琳写过一首情诗,表现他对爱的虔诚:
旧车行驶在一座岛上,
徘徊在一家家旅店前,
像是地图上一只苍蝇。
小屋地板上铺好床垫,
大门关闭了一个世界,
但另一扇门已经打开,
我已远离尽人皆知的旧世界,
那里种下的是不结果的种子,
他们称那是美德,称这是罪恶。
认识这里前我深爱上帝,
现在我把手放在石头上,并不松开,
因为这是爱。这是我爱,
我的上帝就在这里。
这大概写于他们爆发这段非法罗曼史之后不久。恋情到达顶点的时候,1950年,格林曾乞求凯瑟琳离开她丈夫跟他结婚。1950年4月,格林甚至在给凯瑟琳的一封信中表示,他曾不得不去忏悔,把一切都跟神父说了。神父的答复是,如果他希望得到赦免,他必须停止跟凯瑟琳见面,回到他妻子的身边去。他回答说:“我很抱歉,我怕得另找一位忏悔神父。”但凯瑟琳还是婉言拒绝了他的求婚。原因可能是她害怕在争夺监护权中失去她的孩子;也许她是选择了一个富有而又宽宏的男人,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也可能是她认识到,格林的习性和脾气更适合做情人而不是做丈夫。不过格林的传记作者,很早就认识格林的威廉·卡什(William Cash),在以格林和凯瑟琳·沃尔斯顿为主的格林传《第三个女人》中透露,这两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当着神父的面秘密成婚,这似乎难以相信,因为重婚是绝对违反天主教教规的。但卡什声称,他在他所藏的他们未发表的情书中,看到过有婉转提到这次“婚礼”的语句。而格林的遗孀维维安表示不信卡什的说法,她声称,她“从未听说过任何婚约,也无法相信。我丈夫反对离婚”。
格林和凯瑟琳两人的关系持续了15年。
《恋情的终结》
虽然格林和凯瑟琳的恋情到1960年前后就终止了,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如格林认可的三卷本传记《格林传》的作者诺曼·谢里说的,“凯瑟琳是他(格林)毕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是格林的缪斯,他创作的灵感的源泉。
与凯瑟琳一起在阿基尔岛时,在那里宁静圣洁的氛围下,凯瑟琳爱情的滋润,给格林燃起创作的想象,让他完成了小说《问题的核心》,并开始《恋情的终结》的创作。回到伦敦后,格林在将《问题的核心》的定稿交给编辑时说,小说最后的部分“很精彩”,就是因为是在阿基尔岛上的那个小屋里写成的。1947年夏天第二次去往阿基尔岛时,格林曾对凯瑟琳说:“如果你两年前带我到阿基尔岛来,全书都可能会非常精彩。”1951年的曾两次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小说《恋情的终结》更是受惠于凯瑟琳。格林在这部作品的英国版的题献是“献给C”,这C即是凯瑟琳名字(Catherine)的第一个字母,而美国版的题献更明白说是“献给凯瑟琳”。
在《恋情的终结》中,不但三个中心人物就是格林、凯瑟琳和她丈夫亨利,连许多细节都可以说是格林从自己和凯瑟琳之间的生活中截取的,如译林出版社版《恋情的终结》的“代译序”说的,像“莫里斯第一次爱上萨拉的那个餐馆,他们所点的牛排洋葱,萨拉家的房子,他们在楼上做爱,萨拉的丈夫上楼时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最为让人绝倒的是小说中丈夫的职业和名字”,都是从现实中移植过来的。尤其是,小说出版的时候,格林和凯瑟琳的恋情尚未终结,格林在小说中就径直以现实中凯瑟琳丈夫的名字亨利来命名萨拉丈夫的名字,有人说,这实在是“太残忍了”。
和凯瑟琳·沃尔斯顿的恋情终结之后,格林从1959年开始,认识了一位法国有夫之妇伊冯娜·克鲁塔,这两人的恋情保持了32年,直至格林1991年在瑞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