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ama是开启英语教学的钥匙

2014-04-29陈霞

考试周刊 2014年91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陈霞

摘 要: 传统英语课堂中,学生死记硬背大量句式,教学中缺少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这一过程。学生一旦参与真实交际,就会怯于表达,以及不知所云。作者通过英语课堂中引导孩子大胆进行drama編演的措施,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做事情”,以实现开辟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Drama元素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一、运用Mime,提高学习之效率

案例一:以《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4B U3 My Day为例。

该部分的教学目标:能介绍自己的一天。教学难点为一系列活动类短语,如: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等,学生一课时要掌握这么多短语,肯定存在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形下,笔者尝试运用Mime(哑剧)。Mime是一种不用台词而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台下学生根据台上学生的表演,猜测他所要表现的是哪种活动。

分析: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先行后知的行之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表演的过程,是孩子充分享受游戏的过程。Mime形式下,学生没有语言负担,只需通过肢体语言,让观众看明白自己的表演。表演者通过表演理解内化语言,观众沉浸于“观赏”的轻松氛围中,学习压力减小。因此,drama能调动学生的“乐学”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puppet show,吸引学习之“注意”

案例二:以《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3A U5 Look at me为例。

这部分的教学目的:用Look at my...介绍自己的服装;Its nice/great...赞美别人的服装。课文StoryTime呈现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再现,到了Fun time,再重现story time中的内容,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法吸引他们。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演爱玩的特点,我们重整教材:将story time变为drama的第一幕:Before the party,杨玲选择并搭配衣服,准备参加聚会;第二幕,At the party,杨玲和小朋友互相炫耀漂亮的衣服。第二幕中加入木偶剧(puppet show)的元素,所谓puppet show,即由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说话。

分析:与原来的形式相比,改编后的“drama”在帮助孩子学习英语方面有如下优势:

1.为孩子说英语提供一个有趣的情境:两个木偶,分别炫耀自己的服装来夺得“queen”的称号。这符合主体教育论提出的:“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

2.新句型“Look at my...Its...”被重复3次。Jayne Moon认为,在一个活动中,适当的语言重复有利于孩子的记忆。

3.在“drama”活动中,木偶剧强调幕后的演员必须通过语音、语调表现人物的情感,因此无形中孩子做到了“speak for meaning”,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记忆语言。

4.相对于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句型“Look at my...Its...”,“drama”无疑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幕后”的方式,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心理压力会小很多,有利于他们大胆表达。

三、运用role-play,拓展思维之宽广

案例三: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Part E部分为例。

该部分的主要内容:Nancy在去书店买书的过程中,被小偷偷了钱包,路人、警察帮忙捉小偷。笔者以第三者的口吻,对故事进行回忆式的讲述,然而,过去式充斥着整篇文章,造成学生表达的障碍。若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逐字逐句学习词组、句子,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封闭的问题,使孩子的思维紧锁。这则故事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情节性强,非常适合“Role-play”(角色表演),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的驱动,巧妙地将短文变成剧本。

首先,“要演谁”?

这个故事中涉及Nancy,thief,policeman,passerby(woman)四个人物,他们是故事的核心。分析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这里可以鼓励学生创设更多的角色,比如Nancys friend,the thiefs son,shopkeeper等角色,丰富故事的情节和结局。

其次,“演什么”?

演什么,即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则文本展示了故事的内容,还有很多“留白”。所谓“内容留白”,就是语篇在某些具体内容方面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读者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杨金华,2012)。于是,笔者设计问题:“Why does the thief steal Nancys purse?Whats in the purse?Does Nancy get her purse back?How does the policeman deal with the thief?W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以此为思维发散点。笔者发现,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并未出现千篇一律的情节,相反,孩子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剧本。

分析:Drama编演是一种创造,这种思维品质使得“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理解文本时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教师无法直接给予学生的,当学生对这个主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与文本、与同伴、与师长的交流,产生积淀,完成解读,创造语言。久而久之,学生会以自己创作的新意为豪,从而乐于编演、敢于编演。Drama编演营造了宽松、和谐、轻松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空间发挥,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孩子,他们的创新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品质能得到提升。

四、结语

英语课上采用drama的形式,主要是将语言学习与特定的社交场景和任务相结合,是“场景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在“用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强调真实语境和语言素材的相结合(马箭飞,2002;程晓堂,2004)。Drama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机会和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堂变得灵活而生动,英语教学的效率因此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爽.Drama.一门玩儿的英语课.加拿大温哥华市Tupper中学,CNKI.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