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2014-04-29姜月
姜月
摘 要: 本文首先对课堂提问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探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其次阐述课堂提问的一些方法、技巧 , 如提问应因人而异 , 提问应因地制宜, 提问应不拘一格等。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教学思考
提问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的“常规武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首要便是提问。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宜揣摩何處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本文正是遵循这一思想,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巧用提问这种“武器”传道、授业、解惑,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提高收效。
一、提问应因人而异
课堂提问首先应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如果一味地错位提问,则往往会出现难题打击中等、后进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易题会让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的情况,这样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提问应因地制宜
1.目的不同提问难度相异
提问,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难度的问题。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请简要介绍孔子其人。”问题二:“文中孔子不能判断孰对孰错,你能运用科学知识帮助孔子解决这个难题吗?”问题三:“文末孔子遭到两小儿的嘲笑,那他有何反应呢?请作适当联想,加以阐述。”这三个问题就处在不同层面上,问题一为巩固现有知识,是纯粹的记忆性问题,难度不大。问题二有一定难度,学生要横向联系各科知识,这样思维也能得到锻炼。问题三让学生从“有形”的书本过渡到“无形”的生活,运用自己的才智和语言解决问题,这类问题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文体不同提问侧重各异
各类文体之间的差异甚大,其重点难点各不相同,问题设计要因势利导、有所侧重。比如,讲解散文时,应扣住线索和主题提问;讲小说时,应抓住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提问;诗歌应重在从情感和意象方面设计问题。这样提问有所侧重,才能便于学生加深对不同文体的理解、领悟。
无论哪种提问设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都要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三、提问应不拘一格
如何使学生对所提问题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提问方法应多种多样、别具一格。以下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方法:
1.铺垫法
讲新课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铺路搭桥,有利于快速进入课文,减少难度。比如,我在讲授《变色龙》时,并不忙着给学生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而是先设计一个问题铺垫,问:街上有一只狗咬伤了人,于是人把狗打伤了,假如你是警察,你会怎样裁断呢?学生很新奇,各个跃跃欲试,纷纷大显身手,讨论很热烈。有人说,各负其责;有人说,让狗的主人给受害者看手,受害者给狗看腿;有人说,双方已经扯平了,只要教训狗的主人就行了。大多数同学认为应当先弄清事情的缘由,再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文,对比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做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善变”的人物。
2.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放在一起,便会发现一个问题:两位作者同为谪官,两篇文章同为写景名文,文中作者的心情发展过程也颇为相似,但结尾的感情格调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才发现,这与两人的性格、学识及生活阅历等有关,这样比较便使学生对两位作者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进行启发式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进行对比十分重要,可以取得更佳效果。
3.激趣法
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寻求新的知识。如,教学《活板》一课时,带一些陶活字到班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并演示其印刷程序,甚至让学生动手参与,这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所述的活字版印刷的步骤及其注意点,学生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些描风景、绘风情、状物事、记程序的文章,也可以在课前用与之相关的图片、歌曲、实物、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课堂提问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注重知识性,更注重艺术性,以上有关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只是有限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刘显国编著.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第1版.
[2]杨九俊.语文教学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2,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