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功能价值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4-04-29杨林

工业设计 2014年9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功能

杨林

摘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延续和拓展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强化高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形式多样在培养学生个性、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化等方面都显现着重要的功能价值。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应合理规划,优化管理结构,建立完善体系,推进制度化、建立人员稳定、专业指导、规章明确、特色突出的艺术社团管理模式。

关键词:艺术社团;功能;管理模式

引言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定的艺术追求自发组成的群众性艺术团体。艺术社团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延续和拓展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强化高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形式多样在培养学生个性、提高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其中艺术社团占有率最高,主要包括:歌舞团、话剧社、合唱团、摄影协会、动漫社、街舞队、民族乐团、交响乐团美术协会、书画协会等。因此,对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功能价值的思考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完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功能价值的新探索

艺术社团在社会化角色转变、艺术修养与审美提高、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政治情操的自觉建立等方面显示其独特性作用,对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社会职能的进一步研究对今后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促进学生个体意识的自觉在艺术社团活动中高校学生从之前的义务教育体系下单纯的知识性学习转变为社会性综合型学习;通过对自我表达能力、控制力、人际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是自发的、自觉的产生,由此也意味着学生个体的心理与生理的同步健康成长。

(二)社会化角色转变的自觉

大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步就开始了自身角色的转变,以不成熟的心理年龄去面对新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团体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如何更好的快速适应环境,提前学习更好的扮演社会化角色是大学生在解决知识学习之外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艺术社团通过学生的自我兴趣的满足、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又寓教于乐,能够得到广泛群体的认同。

(三)艺术修养与审美提高的自觉

高校学生在参与艺术社团活动过程中,自己不断认知的同时,对“美”的本能感受不断加强,审美意识自觉提高,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新知识的融入促使个人艺术修养不断提升,同时对完善个人综合素质奠定了良好基础,达到了素质教育下的有效预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艺术社团活动中,高校学生实现了自我人格的自觉,社团价值观使成员树立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进而促进人的发展;社团精神形成凝聚力与活力,精神氛围为学生人格的升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社团道德规范的培养,强化学生道德精神和责任意识;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杜团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社团文化创造的氛围,激励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从关心、参与、合作、责任、意志、态度、进取等方面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社会职能的探究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所从事的活动注定了其主要特性——艺术性的存在,“艺术”以其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的广范传播性和易于接受性较其他学科更加细腻的慢慢潜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社会的形态。因此,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伴随其传播特性也日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二)个性化职能向社会化职能转变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在多项国际、国内重要活动中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社团的职能从个性化向社会化的完美转变,艺术社团活动不但让学生在高校课余活动时间达到了兴趣爱好的个性化满足,在社会公众活动尤其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文体活动中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学生从校园踏出社会的第一步就得到肯定,对今后加速与社会接轨有积极的意义。

(三)艺术性与传播性对社会形态的作用

作为时代前行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儒化的缓慢改变。从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早的大学就有文学社、戏剧社等艺术社团,在其后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演进中这一批人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艺术社团的学生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着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甚至在中国文学史的记载中,对早期戏剧社、文学社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着明确的记载。

三、新型特色化艺术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应合理规划,优化管理结构,建立完善体系,推进制度化、项目化、校企结合化,建立人员稳定、专业指导、规章明确、特色突出的艺术社团建设模式。

(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管理现状与弊端

现阶段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1)重形式不重效果。

(2)人员稳定性弱难以控制。

(3)专业性不强,发展方向不明确。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换届时出现断档等问题。

(二)优化管理结构,完善管理体系

社团的学生干部往往是有热情,但不具备专业辅导能力,如何优化管理,提高高等院校艺术社团工作效率,良性持续稳定的发展是解决高等院校艺术社团问题的核心。

(三)建立三师制管理结构

艺术相关专业老师的引入是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必然选择,但专业教师有较为繁重的专业教学任务也不可能长期服务社团,可采取轮换制,并对相关工作以计效的形式纳入工作量考核。另外,需要一部分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老师加入到艺术社团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尝试相关社团下靠在设有相关专业的系部,这样就能建立上有学校,下有社团,中间有系部,管理更细致,由团委老师、辅导员老师、专业导师共同组建的“三师”制管理结构,加上艺术社团的学生机构共同监理。

四、明确艺术社团管理规范与特色

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学生艺术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为艺术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制度基础。明确艺术社团的特色,走特色化路线避免重复建设。打造知名艺术社团品牌,通过品牌扩大社会认知度,通过艺术巡展或是专场演出等形式适当收取费用,提高知名度和呈现效果的同时又能专款专用为艺术社团筹划经费,营造艺术社团展现其应有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引入情感式管理模式,改粗放式管理为多元导向管理模式

“以学生为本”是情感管理模式的本质,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深入了解和沟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需求,以情感交流为媒介处理好不同于课上教学的社团师生关系,做到有区别、有特点。应改变原有粗放式管理方式,以疏导和培养兴趣为宗旨,专业区分为特色,针对不同方向,多元化发展。

(二)大力加强引进资金流,开创创业模式机制

在大力加强对艺术社团的资金投入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引进资金,以拉赞助,拉广告等形式,自主解决资金问题,做到不等不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创业等综合能力,学生用自己争取来的资金,也更有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结论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是延伸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社团的功能及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与功能价值不断被解读;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对今后高校学社艺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乃璞,刘建.学生社团与素质教育[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2).

[2]    董来国.文学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J].教研天地,2001,(5).

[3]    冯友梅.高校学生杜团的特点及其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5.

[4]    金芙蓉.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09.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