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宿样本
2014-04-29张洪
张洪
麦宿位于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一起并称为“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德格县是格萨尔王的故乡,这里的藏族手工艺传承完整,延续至今。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家对西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和整理,总投资达10.9亿元的“十二五”46项重点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麦宿地处藏区深处,这里的手工艺传承正在探索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不同手工艺集中在一个地区
十几年前,一位名为金巴的台湾喇嘛,来到位于麦宿的宗萨寺,这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寺院。当时他带了台电脑,对当时的藏区来说,这是一件相当前卫的事。但是,年纪颇大的藏医院医生洛热彭措并没有被这新奇的玩意儿给困惑住,反而很有远见地和金巴一起研发藏文排版软件,使宗萨佛学院慢慢成为康巴地区最重要的藏文数字化权威机构。
2004年,另外一位台湾喇嘛原人来到宗萨,彼时,学院的电脑教室只有三四台Windows95系统的电脑。随着藏文典籍的录入工作量越来越大,院方不得不申请经费来添购新设备。电脑教室便从一间破房改建成一栋全新二层楼的钢筋水泥屋,而宗萨藏医院也有了一个女子电脑班。
这样的电脑班开在距离四川省会成都1000多公里的圣地高原并非奇事,这里自古就是手工艺重地,动手能力强是麦宿人的特点。
藏在“深闺”的麦宿交通闭塞,1992年才通上公路,这之前,进一次县城需要骑马5天。如今,从成都到麦宿,坐大巴通常要三四天,除了雪域高原的笼统概念,麦宿的“真容”并不为世人所知。
虽然地处偏远,但是近年来,麦宿开设的27个藏传工艺特色班却远近闻名。这些特色班囊括了当地所有的手工艺传承,包括唐卡绘画、木雕、泥塑、彩绘、陶器、裁缝等,学生就近上学,学费全免,有的还包食宿。每一个班仿似一个小型的合作社,学生每样作品出售后,自己留40%,其余60%全班学生分享。
作为友成基金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执行主任,27岁的丘晴晴去了三次麦宿,在纽约大学学习过城市设计和建筑,看惯了现代化社区,她眼里的麦宿“团结互助感强,不同的手工艺集中在一个地区,很难见到。”
让丘晴晴扼腕可惜的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贵州,有的村子擅长打制银饰,但是却不幸空掉了,只有节日的时候,村民才回来。”相比之下,12000人的麦宿有着很强的“人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落地窗下,夕阳斜斜打进,来自麦宿的手工艺人把黑色陶泥团在手中,宛如变魔术一般,陶泥渐渐成形为一个陶杯。这是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手传心授”麦宿地区手工艺传承展的一个场景。
清华美院陶瓷系研究生高洁琳对此兴趣盎然,之前,她只知道黄河流域会有黑陶。让她开心的是,“过去看到的都是成品,这次是整个制作过程。”
粘性较强的黑陶是麦宿的特产,来自麦宿的噶布告诉记者,“麦宿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黑陶制品,古书记载,这种陶土能帮助消化,还可以为食物保鲜。”
“在宗萨(麦宿)这样的地方,人们根本不可能享受种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身体享乐,甚至连做梦都梦不到!”宗萨佛学院院长彭措朗加认为,从表面上来看,这的确是一种痛苦,“可是他们却过着非常安详的生活,这是那些发达地方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
其实,麦宿地区并非没有文化断层,文革时,也曾一度中断。很长一段时间,连建造藏式房屋的技艺都一度失传,完整的木工很难找到。后来,在藏医院院长洛热医生的号召下,全麦宿找到了100名建筑木工,大家手都生了,先开研习班,一点点回忆,才把这项手艺渐渐恢复起来。由于洛热医生精通百工,麦宿人都服他。1981年到1983年,100多幢僧房拔地而起,这些传统技艺全部复活。
从1000多年前格萨尔王时代起,藏地就喜好金银加工,但是上世纪60年代,麦宿盗猎情况严重。金银加工的传人扎西多杰承诺,只要放弃盗猎,他愿意无条件传授那些人金银加工技术。这一承诺不但使自然生态得到喘息,也让这门技艺有了延续的可能。
70多岁的老人泽巴姆是麦宿唯一一位精通编织氆氇的人,氆氇是藏族传统服饰和床毯的主要材料,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技术,2005年,编织班成立,泽巴姆与拉萨山南地区的两名老师担任指导,这项技艺有了传人。
丘晴晴问过麦宿人,当地手工艺中,哪一种最难掌握,回答是佛教造像和唐卡,这两样更需要“天赋和感觉。”
除了保留和传承手工艺,特色班的师生很早就在从事环保,捡拾垃圾,维护村落卫生。学生必须承诺不打架、不喝酒、不赌博才能入学。丘晴晴感慨,“在基金会介入之前,麦宿人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先进的理念。”
2008年,友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与英国使馆合作开展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那时麦宿的手艺人就是受训者之一。
不过,丘晴晴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般基金会不可能只是贴钱给对方,而是希望三五年后,对方能够自立,合理地自我运转。”
让她眼亮的是这些手艺班的公益性,“学生免费学习,老师拿到订单,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大家利益均沾,这种方式是我们非常希望在其他地区推广的。”
虽然参与展览的麦宿人身着藏装,但是丘晴晴透露,平时他们穿的跟汉族人一样,“只靠当地来消化这些服装和用具,是无法延续的,而且,更多人加入培训之后,需要更好的渠道输出。”
先归属当地人,再产生其他效益
虽然藏族手工艺传承在不同地区正在逐渐恢复,但是,2013年,由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半数品种生存堪忧。从业人数急剧下降且年龄老化,市场需求少,产量下降、新生力量不足、原料价格升幅较大是主要问题。
报告指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制作较为分散,制约了产业化发展。工匠技师收入偏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不完善,也导致人才青黄不接。
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十二五”期间,中国许诺,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轮保护重点扶持那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低于30%、总户数不低于50户、特色民居不低于50%的村寨。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2013年,中央财政更是下拨了46亿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其中一项就是开展宣传培训。
麦宿效应正在藏区扩展,对那些少数民族手工艺日渐式微的村落来说,麦宿是一个样本。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地的手工艺,麦宿创立了“藏艺通”和“子乌”两个品牌,意在探索一种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这个传承跟其他学院派的传承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靠感觉,如果能够有比较系统的资料和档案,对教学会更有好处,对未来申请文化遗产也非常必要。”丘晴晴认为,麦宿日后“作为一个综合文化区域申请‘非遗,很有可能。”
时至今日,中国已有30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前不久,传承了2000多年的藏医药已提交申报。此前,藏戏和《格萨尔》史诗同时申遗成功。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全国人大代表、苗族女歌手雷艳呼吁加大力度,“目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还存在不少阻碍,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保护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留住民族的根”。
涉及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对接的行为,丘晴晴认为,“我们不希望把一种文化的体验当成产品。它应该先是归属当地人,再去产生其他的效益。” 至于麦宿的手艺班,她表示,“下一步,希望妇女的参与度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