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黑金白金怎么分
2014-04-29
选举是烧钱的游戏。报名、参选都要交钱,动辄成百上千万地交。打广告要钱,插旗子要钱,发传单和选票要钱。还有些可能有但不能说的,买票啦贿选啦……
台上台下两本账 台湾几次“大选”,2004年陈水扁创下花钱最高纪录,达20亿元。4年后,被陈水扁贪腐案拖累的谢长廷很苦,只募到4亿元,却花了4.2亿元,倒贴2000多万元。同一年,马英九和萧万长政治献金收入6.7亿元,最后结余3746万元。2012年,民进党又财大气粗起来,蔡英文花掉了10亿元,而胜选的马英九却只花了6亿多元。
其实,以上都是账面数字,实际究竟花多少钱,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台湾《联合报》的评论文章直言,众所皆知,政治人物惯用两本账,定期向监察部门申报的,充其量只是美化过的账目。
按照台湾“选罢法”的规定,参选“直辖市”议员,选举花销不超过1000万元,但一名参加过选举的人士对记者透露,参选“至少得花2000万元”,花个三四千万元也毫不稀奇;而参选县市长,规定只能花3000万元,但实际“最起码要花1亿元”。
超过了封顶怎么办?没关系,账不要走选举办公室,只需走诸如“后援会”、“某某之友会”,选举账面漂漂亮亮审查过关。
台湾的选举相当多,加起来要花掉多少钱?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为此做过统计:“大选”,蓝绿两党保守估计各花10亿元,加起来就是20亿元;县市长选举,一个人最起码要花1亿元,两大阵营、23个县市,等于是50亿元以上。100多席“立法委员”,参选近300人,一个人就算只花2000万新台币的话,加起來近60亿元;还有县市议员选举20亿元;乡镇市长选举20亿元……加起来,每4年一轮的选举季,得花掉190亿元。
黑金白金怎么分得清 这么多钱从哪儿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政党补助,二是捐款。捐款包括个人捐款和企业捐款,其中企业是大头。个人捐款可能会满怀理想和憧憬,企业捐款则更多地可以理解为“公关费”。企业从来不和权力过不去,不说争先恐后,至少要齐头并进,而且往往是宝押两家。
根据公开的资料,200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捐给马英九、萧万长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政治献金有146笔,谢长廷和苏贞昌有96笔。其中远东集团是捐款最多的企业,共捐给马英九、萧万长4400万元,同时捐给谢长廷、苏贞昌1800万元。
参选人也会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招,来吸引个人捐款。比如2012年“大选”,马英九竞选办公室就开了一个“台湾赞助加油赞”商店,卖印有选举标志或者参选人形象的潮流T恤、安全帽、马克杯、小包包等筹款。而蔡英文团队则借一个3岁小孩捐小猪扑满的事件,推出小猪扑满募款行动,鼓励民众往可爱的小猪扑满里放钱。
李登辉上世纪90年代在岛内推行“民选”,然后,就出现了内幕交易、黑道从政、钱权交换等花样百出的选举手段,政客通过政策给企业输送利益,企业和黑道为政客买票、护票,这就是台湾所说的“黑金”。
台湾2004年通过了“政治献金法”,但陈水扁2008年世纪贪腐案爆发,仍把所有的钱都推说成“政治献金”,毕竟,企业送钱有没有目的,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甚至可以说,哪笔献金没有利益的考量呢?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