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认识当前的世界形势
2014-04-29
新年伊始,国际上对于今天的世界形势议论纷纷。
有人说今天的世界形势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形势很相像。
预测2014年东亚可能爆发战争的议论是1975年越战结束以来最多的。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英国《经济学人》撰文回顾了100年前的情况,专门引用了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在1910年出版的《大幻觉》(The Great Illusion)中所说的“欧洲的经济已经如此相互交融,发动战争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然而数年之后,一战就爆发了。
2014年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称:要注意一战的教训。英国与德国在一战前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但还是发生了战争。中日两国今天的处境有相似之处。安倍的上述言论震动了达沃斯,也引起了全球舆论的关注。
年初,我会见了一位西方大国的驻华大使,他对我说:“现在有一种议论,把东北亚说成是全球最危险的地区。这种舆论值得注意,它的蔓延对本地区十分不利。”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密切,中国的舆论会影响世界,世界的舆论也会影响中国。我在国内旅行,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人们在私下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会不会打仗”,这大概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中国有些媒体开始议论战争的可能性,甚至比较各方武器之优劣,好像战争明天就会爆发。
今天的世界形势究竟如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回顾中国的现代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中国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方针一般也比较正确,我们的事业就大踏步前进。凡是我们误判国际形势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政策也会出大毛病,我们就会倒大霉。
1946年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二战刚刚结束,美苏之间的冷战已经开始。国际上,包括中国国内对世界形势的走向议论纷纷。有人估计美苏之间很快会打起来,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有人估计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美苏会妥协。美苏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相互关系的走向不明朗,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人民的斗争应该怎么办?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毛主席在1946年4月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的党内文件。文章不长,但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推迟;美苏之间迟早会妥协。最重要的是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反动势力对于人民的民主势力的原则,是能够消灭者一定消灭之,暂时不能消灭者将来消灭之。针对这种情况,人民的民主势力对于反动势力,亦应采取同样的原则。”
毛主席这篇文章统一了党内思想,指明了方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158万大军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由于毛主席对世界形势有了准确认识,又制定了正确的国内方针,三年的解放战争就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结束,会议结束后发表了一项公报,对于国际形势是这样估计的:“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1958年我在上大学三年级,学习六中全会公报深受鼓舞,感到世界形势对我们太有利了,甚至觉得世界革命成功之日也不会太遥远了。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对世界的形势估计完全错了。1958年的西方世界,不论是美国也好,西欧也好,日本也好,都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西方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从经济实力对比来看,当时全球经济依然是西方主导,“社会主义阵营”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我们对世界形势看错了,国内方针也错了。搞“大跃进”、“大炼钢铁”、“超英赶美”、“人民公社化”、“放卫星”,结果带来了三年大饥荒,上千万的同胞被饿死。
1978年底,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摒弃“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三中全会的公报,没有对世界形势作出判断。但是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背后却包含了一个大的预测,即战争在可预见的将来打不起来。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分一、二、三线。一线是沿海地区,三线是内地。当时要发展的是内地,沿海不发展。改革开放前,靠近香港、澳门地区被视为前线,不发展;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首先发展的是沿海地区,靠近香港、澳门的地区被视为拥有地利,四个经济特区都靠近香港、澳门。从前线变为地利,这可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反复表明一个观点: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问题,一个和平,一个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话虽简单却道出了国际形势的最大变化,即时代主题变了:从“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转变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和小平同志关于时代主题变化的看法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对世界的形势判断正确了,我们的国内方针正确了,这就带来了3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9.4万亿美元。
把握世界局势的大势
世界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各种现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我以为准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最重要的是把握世界局势的大势。什么是世界局势的大势?大势就是时代潮流。时代潮流汹涌澎湃,尽管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反复,但是大潮流谁也抵挡不住。
习近平主席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这个判断是十分准确的,这股潮流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果。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总共大约有一亿多人丧生。
核武器的出现,无疑对世界大战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当今世界上已经生产出来的核武器,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其当量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大国的决策者谁也不敢冒毁灭地球的风险来发动一场世界大战。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之间就隔了21年,1945年二战结束到现在,69年过去了。过去这69年里,尽管局部战争不断,但没有爆发世界大战。69年不打世界大战,今后31年会打吗?大概也打不起来。100年不打,以后还打的起来吗?大概就更难了。
全球化把世界连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休戚与共。发动战争总是打人家,不会自己打自己吧。
西方世界也进行了深度的改良,建立了庞大的、丰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样的体制下,人能够生存下去。革命,只有在人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爆发;活得下去,不会爆发革命。
全球化使地球变小了。但是在今天的全球70多亿人中,有二三十亿处于赤贫或贫困状态,当然是发展问题更为突出了。
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严峻,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流行疾病等。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上述挑战,人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才能生存下去。
上述因素让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打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不仅严重消耗了美国的国力,而且带来了众多的麻烦。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美国政府关门了16天,奥巴马总统亚洲之行也被迫取消,原因是没有钱了。因为美国政府16.7万亿美元的国债上限已经突破了。要把上限再往上提,需要国会通过,不通过就没有钱。
美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防部高官说:“外交政策在过去十几年间变得过于军事化。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在执行对外政策方面处于配角位置了。外交政策应由国务院主导,国防部全力支持,这样才是正确的。”这是美国军方高层人士的感悟。全世界的外交都是文官在搞,没有军人在主导外交的,早该如此了!
时代主题变了,国际关系也随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人们很少注意的新现象:战争的威力下降了。
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是威力无比的,国与国之间发生了分歧和争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那就诉诸武力,一战解决一切问题。交战的双方对于战争的后果也都认了,人类几千年大概就是这样过来的。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愿意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是二战结束以来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然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战争加剧了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对抗。伊斯兰世界有16亿人,两场战争在伊斯兰世界种下了仇恨,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战争解决不了问题,这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带来的结果。
总之,我们对于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世界形势,要坚持中央在新世纪来临时作出的一个大的判断:21世纪头2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里,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要充分利用好的战略机遇期。这个大判断的根据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21世纪头一个1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中央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今后的实践会进一步证明中央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