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成功
2014-04-29RickBerry
Rick Berry
2013年5月20日,一场EF5级的龙卷风重创俄克拉荷马州摩尔市,23人在灾难中丧生,1100多户家庭流离失所。面对风暴过后满目疮痍的小城,赶到现场的记者用“战区”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其状之惨烈令全美都为之震惊。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俄克拉荷马雷霆的球员走访了重灾区,倾其所能为灾民提供各种援助。对绝大多数球员来说,这无疑是他们见过最可怕的画面,甚至会让人感到有些不真实。
塞尔日·伊巴卡也随队来到了摩尔市,不过对他来说,眼前的残垣断壁并不陌生。在他的故乡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的首都,一个真正的战区——随处可见类似的场景,只不过那并非天灾,而是人为。
在布拉柴维尔度过的童年时光中,伊巴卡不止一次地见证了暴力和政变。1997年6月5日,当NBA球迷们见证迈克尔·乔丹在总决赛第二战中以38分13篮板9助攻的表现击败爵士的同时,时年7岁的伊巴卡所面对的却是刚果内战爆发的日子,一时之间,街道成为战场,城市沦为炼狱。
一年后,二战以来最为血腥的全球性武装冲突——第二次刚果战争爆发。9岁的伊巴卡举家逃亡到了北部的雨林小镇韦索,在这个电和水都是定时供应的地方,一过就是三年。
伊巴卡出生于1989年9月,父亲迪塞尔和母亲阿玛多都曾是篮球手。正是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NBA第一次出现了来自刚果共和国的名字。即便身处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迪塞尔依旧会带儿子去打篮球,并不断给他鼓励。
想要登上篮球界的最高殿堂,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在某些地方——比如布拉柴维尔——道路只会更加艰难。如果说一个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孩子站上NBA的舞台已足够励志,那当他有朝一日成为全明星无疑会让这个故事更显神奇。
伊巴卡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在南非德班的某个青年锦标赛上,瘦长条的伊巴卡成为了MVP,并借此引来了欧洲球探的目光。2007年,他来到西班牙加盟豪斯彼得利特俱乐部。与非洲相比,这里完全就是另一个世界,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掌握了流利的西班牙语。
在2008年的NBA选秀大会上,西雅图超音速用首轮24号签挑选了伊巴卡。对于这一签位,ESPN专家查德·福特在当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看来他的预测颇具先见之明。“鉴于西雅图的总经理萨姆·普莱斯蒂曾在圣安东尼奥工作多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挑选国际球员的眼光。塞尔日·伊巴卡拥有成为一名乐透秀的潜力,但现在的他还有待雕琢。超音速可以让他在西班牙再稍加磨炼,然后坐享其成。”
过完20岁生日的六周后,2009年10月30日,伊巴卡在奥本山宫殿迎来了他的NBA处子秀,在3分钟不到的出场时间内,他的数据统计栏上只有1个防守篮板。
在NBA,对球员的育成可谓决定球队成败的关键因素。好的球队会对队内的年轻球员进行系统培养,这正是那些烂队所欠缺的。在克利夫兰的丹尼·格林简直一无是处,然而到了马刺手上,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致命的定点射手之一;反观那些常年徘徊在榜尾的球队,尽管年复一年地堆积着高位乐透秀,但然后呢?换拨人马继续垫底罢了。
在大多数NBA球迷的印象中,伊巴卡就是一台恐怖的盖帽机器。这样说虽然没错,但却不够完整。他可以说是联盟中进步最快的球员之一,只不过出于思维定势,人们对他多少还存有误解。你也许知晓他已连续两个赛季加冕盖帽王的事实,但只有真正的数据狂才会注意到另一点——在2012-13赛季共有59名NBA球员出手了至少300次中投,在这些人中,伊巴卡的命中率高居第一。
伊巴卡在中距离的命中率达到49.4%,力压克里斯·保罗成为上赛季的中投王。看看其他那些肩负联盟未来的大个子们:约什·史密斯29%,德马库斯·考辛斯34%,布雷克·格里芬37%。或许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但伊巴卡的投篮天赋已一览无遗。
“对我来说这可棒极了,我常常会让对手大吃一惊,”伊巴卡说,“而这也给了我努力变得更好的动力。”
作为伊巴卡的主教练,斯科特·布鲁克斯精炼地总结了爱将的进步,尤其是中距离跳投。
“他的进攻每一年都在变得更好,”斯科特说,“在我看来他是最好的中投手之一,也许我不该这么说,我可不想让整个联盟都知道这点,不过话说回来,数据就摆在那里。当他得到空位出手的机会时,我们就知道这球多半会进。”
伊巴卡在休赛期夜以继日的苦练,布鲁克斯自然都看在眼里,用他的话说,伊巴卡是他“所见过最勤奋的人之一”。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要知道布鲁克斯执教凯文·杜兰特已5个赛季。努力终有回报,两个赛季前,伊巴卡41%的中投命中率已可圈可点,而上赛季这一数字更是达到49%。此外他在篮下的命中率也提升了6个百分点,考虑到詹姆斯·哈登的离队令他的出手数陡然上升(生涯新高的场均9.7次),还能保持如此高效更显难能可贵。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从不会把那些盖帽狂人和投手联系上。我们从未期待拉里·桑德斯、罗伊·希伯特或是穆大叔把中投纳入兵器库,更别提成为个中翘楚。在某种意义上,伊巴卡与斯蒂芬·库里和小蒂姆·哈达威倒是有相似之处:在父辈的栽培下,这些“球二代”往往更为全面,而非仅靠那一技之长。
在NBA,中远距离的投射能力也是区分优秀内线和伟大内线的标杆。诺维茨基、加内特和波什这样的顶尖长人都有一手漂亮的中投,这迫使对方的大个球员不得不远离禁区防守他们,于是城门大开的油漆区便成了突破手的天堂。
在俄克拉荷马城,恰好就有那么两个精英级的攻击手。杜兰特和拉塞尔·韦斯布鲁克都具备以一敌五的实力,而伊巴卡扯开空间的能力则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简单。“塞尔日的进步太大了,他的跳投是我们的强力武器,凯文和我都从中受益良多,”韦斯布鲁克说,“没几个人能在那个位置投得那么准的,能有他实在是太好了。”
对此,杜兰特也表示认同:“塞尔日每年都在变强,每天他都不曾懈怠,他的中投在进攻中太管用了。”
放?还是防?这是雷霆的对手们每个晚上都要面临的两难境地。
“防守我的人不得不做出抉择,”伊巴卡说,“如果他去协防,我的中投会给他好看;如果他不去,那么凯文和拉塞尔就会轻松得手,说不定还是2+1,所以对队友和我本人来说,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从伊巴卡的出手分布图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出他的热区。他在篮下和两侧底线最为活跃,他也坦言底线是他最喜欢的投篮点,这也难怪,他本身就是这个区域最为犀利的杀手之一。
当然,就像勒布朗的背打和远投,伊巴卡的中投手感也并非与生俱来。新秀赛季,他的出手甚少,并且大部分都来自篮下。事实上,在菜鸟赛季的73场比赛中,他在离篮筐16英尺(约4.9米)外仅投中29球,而上赛季这个数字则蹿升到了153。短短几年内,伊巴卡便完成了从只会盖帽到攻防俱佳的华丽转身。
上赛季也是伊巴卡职业生涯首次在三秒区外的出手占到总出手的一半多,尽管已将跳投配备为常规武器,但他对自己还远远谈不上满足。伊巴卡说他猜到这个赛季对手会对他的中投更为重视,于是他针对性地强化了假动作、面筐脚步和持球突破。不过要说最大的变化,布鲁克斯和伊巴卡本人都给出了同一个答案:底角三分。
既然他能命中半数以上的底线中投,那为什么不试试再退后两三步呢?上赛季伊巴卡的底角三分命中率达到了37%,不过他总共就投了52次,这个数字想必雷霆队的每个人都会嫌少。
伊巴卡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绝不仅仅只属于他个人。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好的球队对球员的培育总是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在联盟中有很多人的天赋并不亚于伊巴卡,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却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非典型的所见所闻造就了伊巴卡非典型的成功,他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他对“刻苦”和“苦难”之间的区别有着切身的体会。为什么他能在休赛期中不假思索地一头扎进训练馆?“我知道那要不了我的命。”伊巴卡淡定地说道。在这年头,职业运动员们时不时会抛出诸如“我们身处同一条战壕”、“我们必须去战斗”之类的名言警句,但与他们相比,伊巴卡的话显然沉重得多。对一个来自布拉柴维尔的孩子而言,这句话没有半点夸张。
盐湖城成为了伊巴卡第五个赛季的起点,16年前,当布拉柴维尔沦为战场之时,乔丹正是在这座球馆主宰了NBA。此刻的伊巴卡正走在不断刷新生涯新高的康庄大道上,仅仅把他视作联盟中最杰出的非洲裔球员未免有失偏颇。和保罗·乔治、达米恩·利拉德、卡瓦伊·伦纳德一样,伊巴卡无疑也是不断进步的最佳范本之一,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一个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孩子遇上一个良好的培育环境,一切究竟会是多么美妙。
另外,NBA高速全球化的成果也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从包括伊巴卡在内的国际球员的活跃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全球化的人才库是何等诱人;另一方面,这也大大拉近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例如布拉柴维尔和俄克拉荷马州的摩尔市,相隔万里的两地因篮球架起了新的桥梁。在伊巴卡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比一份NBA合同更有价值的东西。千万别以为“天天向上”只是一句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口号,而是一种你可以选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