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预制施工

2014-04-29刘钊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后张法铁路桥

刘钊

摘 要:随着我国桥梁事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为扎实推进我国交通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铁路桥简支T梁预制施工经验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期能够对有关铁路桥简支T梁预制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铁路桥;简支T梁;预制施工技术;后张法

采用后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可大大地缩小T梁的横截面积,减少大梁重量。可通过现代工业化方式生产,具有施工速度快、桥梁质量系数高等优点。目前此项施工技术已在我国中等跨度桥梁和大型桥梁引桥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供了技术支持。

1 工程概述

中铁七局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江阴支线项目部承担江阴港铁路支线362片T梁预制生产任务。迄今为止,梁场施工任务已全部完成,所生产T梁已全部架设完毕,为确保江阴港铁路支线顺利开通提供了保证。

2 施工方法

简支T梁在制梁台座上完成梁体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初张拉,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梁体吊至二次张拉区对梁体进行二次张拉,最后对梁体压浆及封锚施工。

3 施工准备

3.1 梁场选址和规划

在简T梁预制施工前,应充分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出一套严密的施工方案。在梁场选址和规划方面要本着安全适用和经济性的原则,认真地对梁场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如地形地貌、水电供应等,同时还要考虑交通情况,只有这样才便于桥梁的预制、存放以及铁路桥施工中梁体的运输和架设。

3.2 制梁和存梁台座

简支T梁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未进行张拉前,梁体荷载应均匀地分布在制梁台座上,张拉后梁体荷载应集中在制梁台座两端,台座必须要保证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避免承担过大的压力引起台座产生过度沉降,台座失稳。此外,制梁台座及存梁台座高度的设定要满足方便施工的有关要求。

3.3 模板配置

模板要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保证其强度、刚度都符合有关技术指标。避免模板刚度及强度不够在施工中因超负载导致模板结构变形。模板表面要保证其平整度,接缝要密实,防止漏浆影响施工质量。

3.4 施工机具配置(如表1)

4 施工要点分析

4.1 模型工程

(2)在端模清灰后安装锚垫板,在端模中插入抽拔管,并固定好侧模,再次向外拉伸抽拔管,其目的地防止抽拔管受钢筋影响回缩造成预应力管道变形。

(3)侧模5m为一组,吊装工具为10t龙门吊,吊装过程中要防止侧模碰撞钢筋骨架,造成变形。

(4)将横向张拉锚垫板安装固定在外梁外侧模板上,确保灌浆孔朝上。横向成孔管采用橡胶抽拔管,直径为70mm;桥面拉杆应设有限定桥面宽度的定位装置,以防施工中因机具工作振动造成拉杆螺母松动,导致桥面宽度超限。

(5)梁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梁体芯与梁体表面温度差为15℃以下时可进行拆模。拆模顺序为:紧固件→端模→外侧模板→内侧模板。

4.2 钢筋工程

(1)梁体钢筋骨架在胎卡具上绑扎成型,然后通过吊装工具将其吊运至制梁台座上进行安装。具体施工流程为: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截取加工→运至绑扎胎卡具→绑扎梁体桥身和桥面骨架钢筋→穿、固定纵向胶拔管→吊装桥身钢筋→验交桥身钢筋→立模后吊装和连接桥身、桥面钢筋→安装横向橡胶抽拔管和连接铁等配件。

(2)采用橡胶抽拔管作为横向和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专用钢筋定位网对橡胶管进行定位固定;待梁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以次拔橡胶管,应先拔河芯棒后拔胶管;从上而下拔取梁体胶管,并要先拔灌梁的起始端,再拔结束端。

4.3 混凝土工程

(1)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度及混凝土掺和料误差。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采用自动计量装置,其中,水、水泥、外加剂等称料误差控制在1%以内;砂、石称料误差控制在2%以内。

(4)梁体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法,从梁体一段向另一端連续灌注。工艺斜度控制在30~45°为宜,水平分层灌注厚度不能超过300mm.

(5)梁体混凝土振捣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与捣固棒相结合的方式,以附着式振捣为主,捣固棒振捣辅助振捣。振动器具应充分插入混凝土灌注点,连续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不离析。

4.4 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张拉是T梁质量控制的重要施工工序。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T梁预应力张拉前应对其抗压强度以及设备工艺参数认真核对。

(2)张拉设备及配套设备要定期进行校验,如千斤顶、油泵、油压表。其中油表应每周校核一次;张拉千斤顶每月至少校核一次,校正系数不得超过1.05。

(3)采用砂轮锯对预应力钢绞线切断,严禁使用电弧等工具切断,防止电弧温度过高对钢绞线造成影响,如钢绞线外部防护装置烧焦等;下料应一气呵成,不得二次下料,以免钢绞线出现散头。应采用22#铁丝对下料后的钢绞线进行绑扎编束。钢束在移运过程中应和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钢束在地面拖拉造成钢绞线损伤。

参考文献

[1]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S].

[2]通桥(2005)2201-Ⅰ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S].

[3]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S].

猜你喜欢

后张法铁路桥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省道S273跨广茂铁路桥防落棚及防护架设计与施工
96m简支钢桁梁结构分析
探索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的施工技术
论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双控”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大跨度铁路桥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体验
外接式钢-混组合桁架铁路桥端节点试验对比分析
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