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护患关系干预
2014-04-29袁素芹王春荣
袁素芹 王春荣
【摘 要】目的:探讨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护患关系干预效果。方法:长期静脉输液患者12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药物的输液,同时治疗组在输液中进行积极地护患关系干预。结果:输液中治疗组的发热、过敏、心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评分、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常见,护患关系干预能有效减低不良反应,改善预后。
【关键词】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患关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10-01
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当前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输液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发展到中心静脉输液穿刺工具如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1】。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静脉输液的有效性、安全性,但是也是输液管理带来了更好的要求【2】。众所周知,输液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输液还容易把病毒细菌带入血液,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而每年因为输液安全事故造成的护患关系紧张也长期存在【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护患关系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我院进行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120例,入选标准:临床确诊为危重疾病需要进行长期静脉输液;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加测评;排除神志不清或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52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0.65±6.2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3年,平均4.12±0.56年。根据入院的单双号顺序上述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药物的输液,患者仰卧位,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应用PICC管自带的穿刺针穿刺静脉,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向内送管,送管直至预定长度,退出穿刺针,连接充满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和冲洗导管,连接好充好盐水的注射器,修正导管长度,连接输液系统及固定导管,然后输注相关治疗药物。同时治疗组在输液中进行积极地护患关系干预,加强巡视,做好相应的宣教,美化输液厅环境,分散患者注意力等。针对输液工作中存在的患者对输液认知不足、手消毒认识不足及对皮肤护理不满、饮食改变不能及时供应等问题制作了《输液入院宣教》、《输液入科须知》、《输液小手册》等宣教材料,供患者阅读了解。可与患者共同制定标准化操作步骤,明显改善接补液流程,并正确控制输液滴速时间。两组的干预持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状况,采用QLICP-BR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包含躯体评分、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观察两组在输液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为发热、过敏反应、心悸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观察,在输液中治疗组的发热、过敏、心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过观察,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评分、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其弊病也比较多。输液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4】。其中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因药物原因发生一系列原发疾病所没有的症状或体征,主要包括发热、过敏、心悸等。当前随着输液技术的发展,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为输液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经,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5】。比如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为此需要加强护患关系的干预。
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要建立培训基地,负责培训、考核输液专职护士。严把药品质量关,对注射液及加入药品质量要严格检查,从根本上杜绝输液反应。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6】。责任护士要通过健康宣教,宣传一种理念,介绍输液及其相关药物的知识,介绍输液期间注意事项,促进患者之间对抗疾病经验的交流;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护理沟通服务、宾馆式礼仪服务和家庭式温馨服务【7】。本文输液中治疗组的发热、过敏、心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评分、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常见,护患关系干预能有效减低不良反应,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敏,蒋萍,罗琴.在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中实施标识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学报,2007,14(5):36-38.
[2] 缪景篷,周小平,张兰英.留置 PICC 带管出院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11,17(88):104-105.
[3] 戴建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6(1):29.
[4] 刘阳,王冠华,张彦东.输液反应处理制度化与提高医疗质量.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2074-2075.
[5] 王腾珍.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专业化现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10):279-280.
[6] 张彦茹,冯雷,郝秀乔,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提高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15-117.
[7] 郭丽娟,王立,任少林,等.预防 PICC 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12,19(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