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的源头活水

2014-04-29贺成辉

亚太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装文本课文

贺成辉

摘要: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教材进行生活化解读,视生活为语文的源头活水。教材解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完成与教材(作者)进行跨时代、扩时空的对话。今天看来,这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尊重学生,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方法,在课堂上多元化创造性地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学实现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文本;解读

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生活,语文是生活的反映。教材中的文章,源自生活的记录或艺术升华与提炼,是语文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载体。如何利用课文解读生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笔下创造的精神世界,理解、领悟感知生活,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和与作者之间进行心灵交流,实现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这就是课堂上教师应该寻求的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课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是以文本形式反映的现实生活。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最终指向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自主、合作或者探究方式,感知、理解、体验、评价、创造文本情景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所以在解读过程中主体个性差异,必然导致解读结论的千差万别,教师就是要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引领学生正确解读。

一、尊重与启发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呢?我们认为关键就在于以人为本,尊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进入文字世界,享受作者营造的精神生活。

1.尊重学生,解读过程比解读结论更重要。传统教学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教师把自己的解读主观武断地强加于学生,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自主解读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创造性的理解、感受和体验没有得倒应有的尊重,导致了课堂上学生“洗耳恭听”,沉闷无聊的局面。

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要老是执著于自己的解读,把它强制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头脑里的所谓的谬误,即个性化理解。教师应该注重解读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解读结论”的过程,清楚了解学生形成自己的解读结论与教师形成的结论的方式和过程有什么不同,以便让教师自己的结论形成过程去影响学生形成的过程。教师也可以讲解自己的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方法与过程比结论本身更有意义。

这里面,教师“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2.激发激情,以熏陶与渲染美化解读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少些枯燥无味,喋喋不休的讲解,多些学生一些情感体验,把语文课变成情感交流活动。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审美元素,或有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或援引与课文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做渲染铺垫,或介绍作者的其它作品与课文进行比较解读,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想徜徉在作者营造的美好精神世界。要注意课堂审美情感的转移,课后多布置一些阅读作业,鼓励学生多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作品,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指导,保护好学生的强烈审美欲望。

语文教学是最丰富的情感体验活动,因为课本中的各类文章均是生活的反映和创造,尤其是文学作品均为语言描述的意象世界,其中作家无不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试想,没有对儿时无忧无虑生活的深切体验,鲁迅如何能写出隽永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经历丧地之痛,亡国之耻的体验,都德又如何能写出不朽名作《最后一课》呢?作品灌注作者痛彻骨髓的情感体验后,就不再是无病呻吟,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切肤之痛了。当学生借助阅读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何尝不被深深打动感动呢?这就意味着学生泛舟在作家营造的情感波涛之上,享受作家创作时复杂的情感体验过程,随着这种体验的深入,就会产生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正所谓“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鼓舞也。”

语文教育要贯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就必须反对人云亦云地肢解课文,抛弃空洞说教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而要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紧紧抓住阅读体验这一环节,既要重视引导学生体验在课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唤醒学生记情感体验的生活经验,使之产生共振效应,在与作者对话交流中,达到认知共识和共情感共鸣,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进而达到体验的最高境界,从而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解读文本,体验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师如何顺着课文内部的情感体验线索,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教学达到和谐共振的艺术境地。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文为载体,三者如影相随,文字阅读与生和体验在此成为一体,阅读与体验贯穿课堂始终。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语文学习境界,也不过如此而已。阅读体验之精髓,正体现在“教就是为了不教”之境中。“不教”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学生进入了学(体验)的状态,子句主动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产生强烈共鸣,这哪是“教”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呢?学生只要进入体验状态,所产生的一切传导和接受都显得自然而然,从而共同形成一种最理想化的教学境界。此景此情,“我”即为主体,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皆可披文入境,情随境迁,随心展智,创造出语文教学新天地。

二、方法和角度是解读文本的钥匙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的地步,是课堂活动中的导演。要受到学生喜爱与欢迎,必须学会应用精彩的导演技巧。这种技巧是建立在对课文精准解读基础上。从解读的方法和解读层面上看,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解读课文。

1.历史背景。课文内容本身源自于生活,是生活地反映。由于历史的变迁,课文中社会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异性,学生对文中描写的生活,刻画的人物的思想行为,会产生很大的距离感,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因此,解读这类文章应从历史背景切入,才能心临其境,消除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感,快速进入课文。如在解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不明白鲁智深为什么要打镇关西?镇关西为什么该打?镇关西为什么可以横行霸道,欺男霸女,肆无忌惮?鲁智深为什么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死镇关西?等等问题。

于是,教师就应该回到宋朝,深入细致地讲了当时的背景。介绍北宋社会与司法,吏治结构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学生鲁达、镇关西、金翠莲等人的思想行为的根源,有一个清楚地了解,水到渠成的进入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读懂了人物形象,读懂了文章的主题。

2.作者生平。文章是作者对生活感知、理解和再创造,是作者对生活创造性的思考结晶,其中渗透了的主观感情。所以解读好课文,就必须解读好它的创造者——作者,只有要对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创作风格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读懂课文内涵。如为了学生准确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杜甫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以及创作风格进行了深入了解,知晓了杜甫的成长背景和当时所处的时代,学生就可以理解诗歌内容以及其中渗透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深切感受到杜甫在天雨屋漏,长夜难眠之时,产生的心忧天下的忧民思想情怀的尤为难能可贵,由此而建立对杜甫的正确的评价。

3.学生视觉。教师是解读的主体,学生是接受的客体的思想是错误的,他的衍生品就是满堂灌。要想让学生消化和吸收教材,接受教师解读的东西,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问题,重视学生的视野和感受,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互不理解,互不认同。因此,把握学生的知识储量、知晓学生的理解能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推测学生的认识缺陷,只有做到了充分知晓了学生,解读出来的课文才能满足学生需求。

4.课文标题。标题使文章的信息之窗。课文标题就好像是一个人眼睛,它反映了课文的各类信息,或直接点明中心,或暗示文章主旨,或显示所写内容范围,或提示文章结构层次。由此就需要从标题切入,才能层层揭开课文的面纱。如我解读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标题中的“新装”一词,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皇帝爱“新装”——骗子诱“新装”——官员、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5.关键字词。每篇文章都可能有关键性字词、句子句。例如中心句、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提纲挈领,找到了解读文章的路径。从关键词句入手解读课文,抓住文章要害,开门见山。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开头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乐园”几个词语就颇有深意,“似乎确凿”看似矛盾,但叙述的对象却是“野草”,点明这是儿时的记忆,但只有一些野草的地方为什么是鲁迅先生念念儿时的“乐园”呢?他对百草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作者写百草园的目的何在?紧扣关键词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披文入情,理清思路,就可以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中蕴藏的感情。

6.课文结构。结构是文章内部组织构造,又是行文思路的再现,是作者独特构思的直接体现。不同的结构可以承载相同的内容和主题;同样结构可以反映不同材料和主旨,结构和内容的多样化往往可以体现不同作者对生和的理解和驾驭。所以,从课文结构切入阅读教学,可以迅速整体把握全文,有利于学生宏观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由整体到局部快速理解课文。如解读朱自清《背影》可以从结构上突破。课文先开门见山点题,说明写作缘起,为什么写“背影”;然后,记叙在特殊环境中与父亲的一次经历中父亲的背影,最后在叙事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指出自己对父请的怀念和牵挂。理清结构可以用列提纲的方式进行。从结构进入可以学生较快的了解文章内容,了解社会现实,了解写作目的。

7.行文线索。线索是把文章材料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理出线索可以清晰地解读文章内容,提高解读效率。线索具有多样性,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地点为线索,或以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为线索等等,解读这类文章就可以抓住线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入理,可以围绕出贯穿文章的线索细心解读、品味,从而迅速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意图。

解读有法,却无定法。语文课文的解读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究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游刃有余地帮助学生正确而高效地解读课文。让课堂的源头永远保持畅旺的活水。

(作者单位:四川金堂县五凤镇九年制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邦凡,何光全.试论教师素质教育[J].师资培训研究,1999(3).

猜你喜欢

新装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年穿新装
背课文
mothercare:新年将至,快来搭一套美美的新装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