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4-29吕卫民
摘 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加快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稳定的协调发展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列举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对农村所开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从而最终将我国农村建设为经济较为繁荣、设施颇为完善、环境相当优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目标。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贯彻中央关于关于新农村战略的重要要求,这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当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增加了文化建设的力度,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在大量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忽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从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这就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一、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尽管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绝大部分农村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而走向了小康。但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较为滞后,这不但影响到了农村的发展与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从而影响到了农村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进程,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来说极为不利。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内在要求,也是还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立足于文化的发展,要想实现农村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中央提出要将农村文化建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上,从而为强化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所以,繁荣新农村文化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也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渠道,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我国早就提出了县县都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均建有文化站的文化建设目标,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该一目标至今还没有实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安排了大量预算内专项资金来实施县级图书馆与文化馆建设,但是依然有一些县没有文化馆与图书馆,而到了农村乡镇更是缺少文化站,文化活动的场地较少,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之需求。诸多农民对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及其设施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够满意。
(二)农民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活动形式非常单一,农民们往往忙于农活,在打工之余,其生活就是观看电视、打牌与走亲访友等,在文化生活上则是看戏、舞龙、舞狮与扭秧歌等少数民间文化活动形式。目前,各类文艺单位开展文化下乡演出活动的频率相当低,即使有,也主要是到革命老区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少会到一些贫困村去演出。尽管如今网络在城市中已极为普及,但在农村中,还有相当多的农民不懂使用电脑,更不会运用网络以了解实用性的农业信息,从而无法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三)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状况不佳
如今,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中各类盗版书、非法出版物或者宣扬封建迷信、色情等内容的书籍被大量印制,各类非法音像制品与色情光碟被大量出售,甚至很多未成年人都沉溺于其中。一些农民群众自行组织的文艺团体,缺少管理与引导,以至于出现了低俗甚至于色情表演大量出现。同时,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宗族势力与宗教文化开始有所发展,农村封建迷信十分盛行,以至于科学精神相当欠缺。
(四)农村文化人才极度缺乏
文化人才队伍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主体。要想繁荣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难以离开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素质也比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但是,如今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在人才储备上却不理想。首先是具体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干部人才队伍的配置不够强,人员缺位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一些分管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兼职太多,精力上相当分散。其次是农村文化人才的年龄结构过大,从整体上看文化程度较低,结构相当老化。再次是一部分农村文化人才的兼职太多,在工作精力上无法完全集中。最后是农村文化人才缺少接班人。一般来说,农村文化基本上是靠后人来加以传承的,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文化表演人才队伍大多数是以中、老年人以及原来农村的宣传队员们为主,具体良好文化才能的年轻人非常少。在农村新生代中,一些人选择外出打工,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技艺缺乏兴趣,更是不愿意去认真拜师学艺,导致一些宝贵的民间技艺面临极大的失传危险。
三、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不断拓展资金筹集的途径以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资金不够充足也是我国各地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滞后地区农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了继续而持续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政府文化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上,立足于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各方筹集、通过自身积累等多种方式多途径地筹集相应的经费。要以基建筹集大量资金为基础,一定要强化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硬件设施的质量。要坚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农村乡镇为依托,以村级组织为主体,以农民群众为其直接服务的对象,致力于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以及活动场所,从而积极构建起农村文化服务网络,保障农民群众在劳动之余能够学好、玩好。要充分调动起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全面引导社会上的各方力量,努力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渐渐逐步建立将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相互结合的多途径投入体系,从而实现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能够新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建立起一支具备专业化素质、较为成熟的农村文化人才团队,同时还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农村文化人才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均存在高素质文化人才匮乏的局面,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必须要从战略性高度来深入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力强化对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机制,健全完善系統化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制度,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文化的全面深入开展。要全力采取措施建设更加稳定的专、兼职相互结合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从而不断提升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要更加积极地培育农民群体中的文化骨干人才,全力发挥出各位民间艺人以及文化能人的价值,从而更加深入地传承与发展我国民间文化,切实有效地巩固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基础,进而呈现出新农村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三)强化市场监管以创建健康的农村文化市场
强化新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这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所普遍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当不断建立、健全、完善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更加深入地实施新农村文化法规宣教活动,从而强有力地各位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要大力实施文明院落、文明村庄、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积极倡导科学、健康、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的道德风尚,并且强化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此同时,还应有效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力度,更加严格地实施市场准入与资格认定工作。更加深入而持续实施打黄扫非等专项斗争,切实消除新农村文化市场中的丑恶现象。与此同时,要积极落实举报与奖励制度,全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举报非法出版物的斗争之中,确保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四)努力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一是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挖掘与保护我国传统民间特色文化,消除落后封建迷信思想的重任。要不断加大送图书、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的力度,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民间文艺竞赛活动。要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将传统文化和旅游业相互结合起来,以求实现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并且用先进文化来占领广大农村文化市场。二是要发展民间文化经纪人的积极作用。那些活跃于新农村文化生活中的民间文化经纪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来发掘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骨干力量。要鼓励民间文化经纪人将传统民间文化加以传承,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农村文化技艺学习、表演之中,从而防止产生农村文化人才的断层。三是要大力支持与引导农民群众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开展活动,并且在资金上加以大力支持。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出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团体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于已有的民间文化团体,则应当进行积极扶持,切实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其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并且让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在发展当地农村特色文化上发挥出愈来愈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新农村建设的完善,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相信经过政府、农民自身等各项的齐心协力,肯定能够建立起一个和新农村建设相互适应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体系,从而加快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 英. 贵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0(12).
[2]巩村磊. 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与机制构建[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门献敏. 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三维思考[J]. 求实,2011(1).
[4]田 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3)
[5]钟 艳.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探究[J]. 群文天地[J]. 2011(7).
作者简介:吕卫民(1971-),汉族,河南鹿邑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