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素材
2014-04-29戴慧娜
戴慧娜
摘 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识字教学,而是将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审美意识的培养要从他们的语文学习开始,让他们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文字的描述上对古诗的意境,故事中的道德美学会欣赏,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将语文特有的人文精神发挥出来。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学;意境
美学教育不仅仅是美术作品那种直观的美学,还包括意境之美,人性之美,道德之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小学语文教学中美是一直隐含在课文中的,在故事里、在古诗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一、古诗里的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古诗占了很大比例,这不仅可以弘扬祖国的古典文化,更可以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想象力,体会意境之美。
教学古诗,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诗的含义,更要让学生学习体会诗中的意境。比如,低年级的《春晓》,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概括了几种意境:天气的变化,时间从夜里到早上的变化,空间从室内到室外的转移。教学时如果只简单地告诉学生这說了一件什么事,那是远远不够的。要启发学生,这特有的景观正是春天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同样是低年级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还是一帧视频,篱笆、小径、花已落完的树干,怒放的油菜花,舞动的蝴蝶,奔跑的孩子。教学这首古诗时就要让学生闭幕冥思,去想象这美好的意境。
到了四年级,学的古诗不仅意境美,还包含了生活常识。像四年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昼出耘田夜绩麻》,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田园风光,更着重写农村人的生活。有男耕女织,还有小孩在学着种瓜。现在的农村生活早就不是这样了,但农村人的勤劳之风犹在。学习这首诗就不但体会了农村四月的景色,更能受到历史人文教育。
二、儿童诗里的科学美
小学语文里不仅有人文,也有科普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地告诉他一些科普知识,他还真不感兴趣。但是将科普知识融合在诗歌里,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很快就记住了。
在二年级课文中有篇叫做《植物妈妈有办法》。用诗歌的形式,把蒲公英、苍耳、豌豆几种植物的传播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告诉二年级学生,植物种子有风传播、动物传播和自己传播这几种方式,学生可能下课就忘了,但是用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来表述这件事,随着教师的讲解,再通过朗朗上口的诵读,学生很快记住了,可能还要自己进一步探讨植物种子的其他传播方式,这就是语文之美。
三、童话中的人性美
童话故事的读者就是小学生,一篇好的童话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有寓教于乐的特征。所以小学课文离不了童话。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童话故事的内涵也在一步步提高。在一二年级的童话故事中,寓意都是直白易懂的。到三四年级,寓意更深刻、更耐人寻味。
三年级的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就包含着几个道理。在陶罐和铁罐刚问世时,陶罐是脆弱的,经不起丝毫打击,与铁罐比真弱不禁风。但年深日久,不可一世的铁罐消失了,但脆弱的陶罐还在。学习这篇童话,从表面看,这是两种罐的材质不同决定了使用寿命。但把它喻为人的性格,含义就意味深长了。
四年级的《小木偶的故事》也是寓意深刻。木偶的主人开始将木偶的脸部表情设为笑脸,在所有人的意识里,笑脸代表幸福。可小木偶的遭遇却说明笑脸也有诸多烦恼。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天天笑着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还有篇童话《去年的树》,说的是一只小鸟为了自己的诺言,千辛万苦找到去年那棵树,其时那棵树已经被砍伐加工成火柴了,但是对着那根快要消失的火柴,小鸟还是坚持唱完了曾经许下诺言的歌。它寓意的那种伟大的友情令人肃然起敬。
在教学童话故事时,不能就简单地以事论事,要教会学生,童话是生活的折射,它所包含的正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要细细品味。
四、叙事故事中的道德美
叙事故事在小学语文中所占比例也大。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那里面包含的道德观念可以净化洗涤人的心灵。
二年级有篇课文叫《三个儿子》,里面有两个孩子有自己的特长,在妈妈眼里,他是妈妈的骄傲。另一个儿子什么特长没有,但他懂得尊敬爱护妈妈,结果在旁人眼里,平凡的、会尊敬人的才是好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今的中国孩子有特殊意义。在目前的中国,由于孩子少,家长一味溺爱孩子,放松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无限夸大,使得这一代孩子的人格有严重缺陷。学习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年级有篇课文叫《中彩之后》,也是一篇歌颂道德高尚的文章。主人公中奖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中奖的彩票是他代别人买的。如果他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但是良心使他不安,他还是做出了正确选择。这样的文章对于道德修养来说,是极好的范本。小学生只有从小学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成为一个讲诚信有道德的高尚的人。
不过道德是用来约束人,不让人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人的道德只能用在人身上。六年级有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就是这样。美国总统把童话中的狼的坏标签贴在现实中的狼身上,大肆捕杀森林里的狼,以保护善良的鹿。谁知犯了常识错误,破坏了森林里的生态平衡,本想让鹿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结果反而害了鹿的生存。这篇文章不仅写了道德的作用,还普及了生物常识,让学生明白道德上的范围是有限的。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小学生读懂课文,认几个生字。重要的是要将语文的人文精神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美,学习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善恶,做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论“分化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及其学科发展[J].南方文坛,2009(3).
[2]李如龙,徐睿渊.教材语言三议[J].汉语学习,2007(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中心小学)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