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中的三点体会

2014-04-29王文鑫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文言文教学

王文鑫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三点体会:一是文言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二是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三是文言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学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重视诵读

物理学家杨振宁,其父让他从小就背诵了很多古文,他说这让他受益终生。文言文文字典雅、简洁、生动的特点对汉语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由于文言文表达凝练,迫使你认真思考,在思考时,便会想得广、想得深了。这无形中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现在流传下来的文言文是沉淀了几百年的,经过大浪淘沙,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极有价值。

但文言文中学生学起来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我的思考是,教学文言文要摆正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黄厚江老師说“文言、文学、文化”三者不可偏废,“文言”是基础,没有工具性就谈不上“文学”与“文化”,但讲工具性要掌握好“度”。但是我们也不认可不扎扎实实教文言文,而是通过多媒体眼花缭乱地展示图片,离题万里大谈特谈课外知识,这也是误解了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二者不可偏废,因文而异,比例要拿捏准。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语法课,时间一长,学生便排斥文言文,而且我们并不是在培养语文专家。我们讲古人的思想,文章的感情,古人文章的写法,学生听明白了,也对理解“文言”有大的帮助,比如,《侍坐》一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像一幅画面。有人这样神译:“二月二,三月三,换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乘凉,回来唱段山坡羊。”生动地译出了孔门弟子的神采。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该是“痛并快乐着”,但减少痛苦并不等于没有痛苦。痛苦是学习文言文所要付出的必要脑力、努力、注意、记忆、理解、训练,这个过程不能减,减少了对其成长不利,一味轻松不一定是好事。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是“寻觅文言的津梁”,点出了学习文言文的两点不易之法:因声求气和仔细理会。诵读、吟诵是古人学习的不二法门。诵读对于学习文言文很有好处,第一,熟读成诵,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第二,背下来以后,可以反复咀嚼,深入理解;第三,沉淀下来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后说话写文章都用得上。诵读是要成诵上口,把文章读得烂熟,把理解与声音的表现自然结合在一起。文言文的诵读甚至比背诵还重要,诵读是文言语感培养的唯一途径,只要能成诵,文言的语言结构、语词状态就会在诵读者的感觉里形成记忆,语言学习不是靠对语言的条分缕析,诵读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规律。在中小学阶段,强调大量诵读对语感的培养进而对语言的学习都很有益处,如果学生能把25篇左右的文言文熟读成诵,他的基础就较为扎实了。学习语文,你的感觉中要活跃着丰富的词汇,读写才有一定的感觉和基础。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读一篇学过的文言文,他总是读得磕磕巴巴,这说明那种句式语汇在他的感觉中不存在。

文言文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语文教师就怕知识面窄,必须有深厚的学养,文言文才会教得好(其他文体也一样),要学生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要掌握,我们不要求学生有多么系统的语言学知识,但教师得有。教师要使人昭昭,自己便不能昏昏。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得对自己所教的东西有深刻独到的体会,方能答疑。上海的沈仲蘅先生和江苏的陆精康先生都是学者型的教师。除自己的学养之外,文言文要教出文学、文化味来,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训字——每个字是什么意思,都能讲得出来。

贯句——每句话该怎么讲,都能干净利落地告诉学生。

寻脉——找出文章脉络,文章是如何组织的,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

会旨——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这些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就难了,得做许多准备,语文教师是个责任重大的职业,弄不好要误人子弟的,所以一点也不能马虎,不能偷懒。文言文教学还必须站在今天的高度,而不是钻故纸堆,这样才能把文言文教好。

(作者单位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文言文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