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014-04-29陶英
陶英
摘 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
关键词:情境;氛围;兴趣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到:
一、了解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好习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职业高中,大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不好而不愿意學习。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不愿开口说英语,一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英语课堂教学就好像是“一言堂”,枯燥乏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状态,在课堂上要采取师生互动、自我学习、小组讨论、与人合作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使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1.贴近学生,创设情境,感染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在课的开始就设置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内容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以引领者的教态与学生共同活动,并在活动中启发学生自主模仿与创新,力求在体验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以情境的再现引发兴趣,达到参与活动与身心愉悦的目的,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设计问题氛围,关注学生,激发兴趣
每个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而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上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采取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始终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活动,保证在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都有饱满的情绪,活跃的思维,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快乐地体验情感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掌握所学的知识。
3.形式多样,诱发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诱发其学习兴趣。还可以巧妙利用音调、表情及体态语诱发学习兴趣。如:英语中有许多词,如sleep、hungry等动词都可以用恰当的体态语表达出来,也可借助许多手势来教单词和句子,如;I am very hungry, I want to sleep等,课堂上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教师的目光、微笑、问候都可以给学生极大鼓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巧妙的使用音调及表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辅助教学,有时特意让学生用非常大(或非常小)的声音说,学生们做起来都显得特别兴奋,在学到happy, sad等单词时直接用表情表现出来,学生都会记忆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造一些真实的“购物(Shopping)”“看病(Seeing a doctor)”“问路(Asking the way)”“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等情景,让学生自由谈论(Free talk),那么,学生就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使他们不至于只依赖单一的课本,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具有融洽的平等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学生易于受教师的影响,即对某老师信任、尊敬,则对此学科会有较强的兴趣;反之则上课易走神,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要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平等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清华大学外语系副系主任刘世生教授形象地比喻说: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喂鱼者与鱼”的关系。学生是鱼,教师是喂鱼的人。而在新理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鱼与鱼”的关系,大家都是同一个池塘里的鱼,教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共同前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学生可在良好兴趣的指引下,较快地入门,轻松地学习,为今后开展更深层的学习作铺垫,为以后职场英语的应用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恩威职业中学校)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