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浅析
2014-04-29胡晓苹
胡晓苹
摘 要: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指出,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传统教学中学生只专注于课本上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其他的问题,这正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新课改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跳出课本的束缚,勇于提问,对所学知识敢于质疑。在新课改的背景中,高中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科目,对于其他理科科目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方式;解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在学习中往往只会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他们往往不会质疑错误,没有探究知识的心态,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如今的高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不只是说教,更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对于所学产生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指导其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这一理念,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来了。这足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问题意识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和培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根据教学经验可以发现,现今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学生在遇到问题会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数学是一门需要深思熟虑寻求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了其是否会学习,问题意识是活跃程度的重要表现,问题意识的欠缺,会使学生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产生思维运动,更不会去主动和他们去研究探讨。当然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达不到一定的深度。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与自己充分的互动起来,调动学习氛围,活跃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容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提出并主动去寻求答案,对问题穷追不舍,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数学问题的提出是培养学生问题意思的前提,但不能因此而降低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失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失去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让学生不仅能提出数学问题而且还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解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老师学习的重心,也是学生学习的重心所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善于提问和学习被动的特点。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因怕提出问题被嘲笑或者被老师责骂而畏惧提问,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心态才会放松,才会去积极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相反,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心理安全,是很难产生问题意识的。传统数学教育中,老师在课堂上会教授很多内容而不顾学生时候真正懂得知识,有时候甚至都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哪里不会,就更不会去提出问题了,只顾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记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就很少,这样的教学也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会把知识分析得非常透彻传输给学生,学生在没有思考的同时知识机械地把知识记在了脑海。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学生自身来讲,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提出问题。老师要善于引导,在授课中,问题的情景设计要有启发性,以此来引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以已知的知识去试着解决新知识。让学生在这种认知冲突中感觉到有问题要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乏味单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会激励学生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问,提问后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将心思投入到数學学习中,就会在学习中易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开起思维的大门,逐步养成通过亲身实践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保护和激发,而在其他课堂上受到压制和制约,也会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发展的步伐。力求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众雨.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教育学 术,2011.
[2]李胜忠.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