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何许世友入土一年才立碑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33期
关键词:土葬灵柩许世友

1985年刚过了元旦,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将军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

许世友要求棺葬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全国解放后,除了任弼时、毛泽东没有火葬,谁有这个胆量要求土葬?谁也做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邓小平最了解许世友,他思前想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中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许世友土葬的消息并没有公开。灵柩归故里的日期只在极少数高层人物的掌握和筹划之中,越发将许世友的葬礼搞得神秘化。11月7日晚上11时,护送灵柩的官兵们突然接到整装出发的紧急通知,担负护送灵柩的负责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范志伦在11月8日零点整时举起右手,用力一挥,朝灵柩车队低声命令:“出发!”

11月9日凌晨车队抵达新县许家泵。由于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车队抵达时又是半夜时分,所以,没有任何人迎接,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

许世友灵柩到达墓地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工兵官兵们忙开了,除了铁锹铲土的声音,四周静得出奇。

东方终于露出一丝鱼肚白,千山万岭披上彩霞之际,隆重而又秘密的特殊葬礼終于顺利完成,老司令许世友同志终于入土为安。从此,犹似唐诗宋词中描述的青溪绕田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景:英雄许世友之墓。

许世友的坟茔紧靠着父母的墓穴,了却了他“死后尽孝”的最后心愿。墓穴坐落在青山绿树丛中,却没有任何的修饰,当时中央规定,不许设墓碑。可是,由于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反映,一年后,由王震出面提出,为许世友竖了一块高高的花岗岩石碑,著名画家范曾手书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摘自《人生与伴侣》

猜你喜欢

土葬灵柩许世友
送葬(小小说)
关于绿色殡葬之浅析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Who gave me my ears
绝望的沙子
一抔土
许世友“生财有道”
许世友五跪慈母
山西晋南农村地区土葬礼俗制度的法文化思考
许世友参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