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患者植入双J管后观察及护理
2014-04-29敬克会
敬克会
【摘 要】目的:探讨对尿路结石患者植入双J管后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以植入双J管方法进行治疗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满意率。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8例出現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79.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利用植入双J管方法进行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满意率得以提高,可进行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路结石;双J管;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31-01
尿路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疾病,有着很高的发病率。临床上一般是利用植入双J管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但利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很容易有一些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在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本文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植入双J管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88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植入双J管治疗的88例尿路结石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2.2岁,患者置管时间在1—3月之间,其平均置管时间为2.4±1.2个月;对照组中患者44例,其中有22例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2—72岁,其平均年龄为44.2±2.6岁,患者置管之间为1—3个月,其平均置管时间为2.2±1.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置管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性的护理,简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口头讲解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相关知识,口头进行简单的心理安抚。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一个几个方面:
第一,对尿路刺激症进行护理。该疾病是在置管之后往往会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会存在下腹不适以及膀胱刺激感,其出现原因可能是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或者是移动双J管而刺激膀胱,也有可能是患者不适应管物而造成的。若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不必紧张过度,使其自行将体位调整,使自身感觉舒适,然后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看是否减轻,同时也应对其排尿量以及排尿间隔进行观察;若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可对其行解痉治疗,使其对水分进行补充,防止由于尿酸盐附着而造成拔管比较困难[1]。
第二,对患者感染进行护理。在双J管植入之后,会增加尿管中尿液发生反流情况,很容易导致肾脏的逆行感染发生。在置管之后,患者尿液不断被引流,导致肾盂输尿管的刺激丧失,造成输尿管蠕动渐渐消失,同时也会失去输尿管开口所具有的反流机制,因此在双J管植入之后,患者的膀胱以及肾盂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差决定其尿流方向。若患者膀胱充盈过度,则可能会造成患者腹压升高,则输尿管反流尿液情况就会不断发生。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使之多食用水果与蔬菜,使大便保持通畅,同时,要指导患者在排尿时取站立位,要将膀胱定期排清,不可憋尿,防止尿液反流发生[2]。
第三,尿液引流护理。由于双J管的植入时间比较长,并且还会对患者膀胱粘膜以及肾盂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出血,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尿液颜色以及尿量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要对在每天早上进行,之后对尿液颜色进行比较,若患者尿液颜色呈鲜红色,要向医生及时报告,并进行护理。手术之后嘱咐患者多喝水,使机体能够自冲尿路[3]。
1.3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检验,用t与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79.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体如下表:
3 讨论
尿路结石是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很大影响,对于该疾病,多用双J管植入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同时也会有感染、出血等一些并发症存在,而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减轻置管对患者所造成的刺激,并能够使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另外通过对患者的尿路引流进行观察,并进行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大大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使患者满意率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利用植入双J管方法进行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满意率得以提高,可进行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惠,于晓艳. 6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J]. 中国卫生产业,2012,33(25):43-45.
[2] 郑雪松,史本国,牟伟刚. 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10):113-114.
[3] 金爱玉,朱勤. 综合护理干预对尿路结石保守治疗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29(3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