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4-04-29陈衍俊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产后出血的比例有逐年回升的趋势,这要求我们医务人员要对产后出血有深入透彻的认识,明确其原因,给予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本文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139例为对象,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进行探讨,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93-0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1],包括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现对收治住院孕妇2011年1至2012年12月35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587例,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完整。平均年龄28.5±6.5岁。发生产后出血的139例,年齡20-38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经产妇67例,初产妇72例,其中自然分娩98例,剖宫产41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1例,妊娠糖尿病12例。
1.2 测量方法
采取容积法与称重法两者之和为产后24h的出血量[2]。容积法:胎儿娩出后置一弯盘于产妇臀下收集会阴流下的血液,剖宫产娩出胎儿前后尽量吸净羊水并计量,收集血液后再计量两者之差为实际出血量。称重法:使用100g铺于产妇臀下预先称重的纱布,止血后再称重所增加的重量按1.05g相当于1ml血,计算血量。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原因统计
由表1可知,30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117例,占37.7%;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46例,占15.3%;软产道损伤引起产后出血34例,占11.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出血31例,占10.3%;睡眠质量引起出血22例,占7.3%。因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睡眠质量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由表2 可知,子宫收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损伤仍然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P<0.05),但是胎盘因素、抑郁、睡眠质量等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
2.3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妊娠糖尿病、抑郁、睡眠质量、胎盘因素及巨大儿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与产后出血有关。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导致子宫及周围组织血管病变[4],而情绪抑郁、睡眠质量差则可能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和巨大儿都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及修复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以上原因均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可为临床预防产后出血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致重度PPH的产前高危因素增加。巨大胎儿、双胎或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子宫体肌肉的正常收缩及缩复功能,亦致重度PPH发生率明显升高[7]。通过以下的措施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3.1 产前护理:加强孕妇宣传与检测,做好孕妇保健工作,医务人员在产前应随时了解孕妇情况,及早发现潜在的因素和病危因素,预先诊断,使孕妇明白妊娠各期潜在因素和病危因素的严重性。如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疤痕子宫子宫肌瘤剔除者等。产前检查发现在妊娠期出现的不良症状,给予重点检测,提前入院,使她们安全度过分娩期。
3.2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测血压、皮肤颜色、呼吸、脉搏、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按摩宫底,刺激子宫收缩,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防止影响宫缩,达到止血目的。
3.3 出血控制休克纠正后,做好心理护理。安慰产妇,解除恐惧感,焦虑心理。严密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医生。产后2小时产妇情况正常,可以回病房。鼓励产妇多喝水,督促及时排空膀胱以防止尿潴留发生。24小时观察产妇情况,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顺利恢复健康。
3.4 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给予及时清洁污物,保持产妇生活环境清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新生儿早期与产妇同处.减少母婴分离导致的泌乳及心理障碍,营造温馨环境.增加产妇及家属的幸福感,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夜间巡视,并避免发出噪音,产前指导采取左侧卧位睡眠,避免子宫旋转影响血供。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服务模式向综合化、人性化发展。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需要不断丰富和提高,不仅限于治疗疾病,更多应关注患者身心整体健康。产后出血是产科疾病预防护理的重点之一,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从疾病、心理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共同作用于产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05-208.
[2] 王玥.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研究. 天津医药, 2013,41(9): 928-929
[3] 张燕, 宋庆宏. 急性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治.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2): 363-364.
[4] 黄暖英.产后出血常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5): 524-525.
[5] 徐莺, 朱吴平, 胡峥.流动人口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1): 4-6.
作者简介:
陈衍俊,女,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E-mail:renming2286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