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学生答题规范性浅谈
2014-04-29刘爱东
刘爱东
摘 要:一套优质的试卷能让学生打开眼界,而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更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尤其对试卷中的错误类型的归纳与分析。教师通过评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通过评析可以了解学习的情况,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考生物;出现问题;规范性;试卷讲析
在这次试卷的批阅与评析过程中,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分
析,以及在评析中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等互动方式,将学生的出现失误原因(失分原因)归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知识欠缺
一份考卷发下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仅在平时的教学中难点上容易失分,而且在一些基本点上也失分不少(即不该失去的分),因此,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分析时也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揭示试题内在的本质,真正起到评析的功效。
如: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有关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学生选择A项的很多,理由是抗体在体液中,而忽视了“侵入……细胞……大量”的题干信息。对于免疫部分的内容,教材介绍较少,也比较抽象,因此,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教师通过讲授的方法一次性地把知识讲细讲透。对于本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清楚破伤风杆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代谢类型是厌氧异养型,且强调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侵入人体深部”“細胞”“大量”和“首先”,通过从关键词中提取信息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二、书写不规范、不完整
考试中,学生对试题的思考和作答主要通过书写以文字方式反映在卷面上的,不少学生的书写习惯、思维习惯不好,致使在表达上不规范,在这一环节上失分较多,尤其表现在非选择题的作答中。
如:遗传分析题中要求写出某个体的基因型,正确的答案是:AaXBXB或AaXBXb,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写成:“XBXBAa或AaXBX”或者只写XBXBAa或AaXBX一种,还有答成“XBXBAa和AaXBX”。所以在试卷讲评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答题规范:(1)文字书写规范,工整清晰。(2)答题方向明确,语言简洁,尽量用生物学术语去表述,既有概括性又有逻辑性。(3)要点齐全,条理清晰,不漏,不重复。
三、审题不清
审题是指通过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一是全面准确地发现已知条件的要害,二是分析出已知条件的内涵。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也是解题的关键环节,若不慎重,则有可能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如:对以下几种育种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
A.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可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
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培育出aabb最简单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C.用杂交育种可以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
D.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可以获得早熟、健壮、果穗大、籽粒多的玉米新品种
学生普遍选择B,认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殊不知通过杂交育种,在F2代中也能筛选出aabb个体,只需两年,而且更加简捷。在讲评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定势思维。思维定势是指用固有的观点或经验等看待变化的新事物或分析,解决新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2)排除迷惑条件。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迷惑条件找出,并予以舍弃的一种审题方法。
四、错别字和病句
在非选择题文字作答时,错字和别字失分也很严重。如:“启动子”写成“起动子”“终止子”写成“中之子”“神经”写成“神精”,桑葚胚和囊胚写错字或用拼音代替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物术语及其中一些字词,在练习时多加注意。
五、生物术语应用不准确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有一些答案就是生物术语,因此,生物术语应用要准确。如:“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许多学生则写成“单克隆动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和单克隆抗体混淆在了一起。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生物术语的识记。
六、题号位置对错
这种情况在考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试卷与答题卡不在一起,有些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时间紧迫,在作答时就容易出错。如:一模中有的学生将两个选择题的答案写错位(和学生面对面分析试卷时得知)。还有如:“重组细胞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电刺激融合形成的。”而有好几个学生将供体和受体写反了。除了小题写错位置外,有的学生将大题也写错位置。
七、答题态度不端正
在监考和阅卷时都发现,有些学生把选择题做完就交卷,非
选择题根本不做,甚至不看,这样的学生就可能对学习和考试有态度问题,非选择题不做,并非一个都不会,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看,有许多送分的空,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班主任、家长及各位任课教师共同协调努力,才可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关于试卷讲评,试卷错误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不一而足,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动脑,多总结,多从试题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会寻找到恰到好处的讲评方法。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