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住区规划、建筑、景观协调性探讨

2014-04-29何秉桦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建筑空间协调性

摘 要:本文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的协调性进行探讨,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城市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解决居住区内功能、交通、朝向、空间、景观等问题,探索面积90m2以下住宅套型的优化设计,并对高层住宅建筑形态如何影响街道景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本文的重点是探讨三者整合的途径,尝试从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和空间序列出发,对三者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进行优化。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建筑空间;景观环境;协调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度成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追求。城市居住区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三者之间的组合理论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居住环境是一个三维空间,而人则是空间的体验者。居住区的功能性、交通的便利性;建筑的朝向、空间的布局;区域景观的设计、区域绿化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物质基础。在实际中,居住区的规划、建筑以及景观组合的协调,最主要的基本要素是三者的组合结构、组合形态和组合序列。判断协调性的成功与否,要对三者的统一性、协调性作出判断。

1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协调性

城市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上保持整体布局疏松适度,景观排序均匀,交通设置合理,建筑朝向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在一个新建筑群规划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建筑空间与交通、朝向的关系,以及建筑高度与景观的设计空间感。

2 住宅建筑的协调性

如何解决建筑群在满足整体景观设计的同时,还能兼顾不同楼盘、不同户型采光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独立房屋的设计中,一般我们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朝向建房,在建筑群的住宅的建筑中,我们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建筑与建筑在间距中布局景观空间,增大自然舒适度,在建筑的空间布局上一线贯穿,高低错落、此起彼伏弥补,更好的增加建筑的采光。

3 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建筑群的布局和环境景观设计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景观的设计要遵循建筑群布局特点,建筑群高低错落节奏变化强烈的,景观设计的空间感相对也会比较明显,景观设计中选择的元素相对复杂多样,更加富有美感和韵律。在高层建筑的景观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景观在空间比例与高层建筑的关系,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入花园流水园林模式,在高层建筑石阶旁种植果树、杨柳、木棉等开花结果的植物,但要与高层建筑形成一定的距离,保证底层住户的采光。

4 空间整合

4.1 结构优化

4.1.1 尊重城市居住区规划

建筑群及景观设计要以居住区整体规划为基础,就如愈孔坚所编写的《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一文中提出的,居住区规划是大尺度上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居住区内空间的层次及景观是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4.1.2 空间骨架

在楼盘进行社区规划时,一般都需要一条明确的直线或者弧线作为空间的结构骨架,为的是能够让建筑在空间中显得主次分明。尤其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空间结构的骨架往往做成环路,这样能够对楼盘进行准确定位,使建筑结构设计简洁、明了。

4.2 空间形态的优化

4.2.1 依托城市设计

建筑和景观是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相互渗透,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街道把城市和建筑空间串联在一起,将建筑和景观融入城市之中,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4.2.2 多样化的组合方式

建筑群和城市从行列式、周边式、点式、混合式四种空间组合方式来展开研究。

(1)错接组合,可以增强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景观环境的光影错落感,形成富有变化的室外空间。

(2)环抱组合,建筑单元之间通过旋转布局,景观环境的光影关系变的柔和,建筑空间的韵律发生弧线排序,给直线排列的建筑空间注入了柔和弧线,空间关系变的生动跳跃,使建筑群更具年轻时尚气质。也加强了景观和建筑的协调统一感。

(3)钝角组合,相对直角垂直相交的冷漠表情,钝角形成缓和的角度,形成的空间更加人性化空间,视觉更加开阔舒適。

(4)界面融合组合,地面景观环境与墙面的结合体现了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的整合性。例如,景观环境用爬藤植物建立圆柱与地面的关系,并延伸至地面景观环境,互为统一相互依存,界面融合过程中,肩负着完善套型平面和立面的设计。套型的平面曲折,便形成立面三维的凹凸起伏关系,自然形成灰空间和利于立体植被的建筑空间。

4.3 空间序列的优化

建筑在社区部局时,尝试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空间序列模式进行整体空间优化,在布局上保持空间疏密适度、布局连贯、虚实退让的空间节奏。断续式序列,将建筑和景观环境同步富有节奏的多样动态排序,增强了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协调性;起伏式序列,建筑空间由低到高形成“起伏状”景观环境节奏变化鲜明,形成突出的立体空间感;反复序列,建筑在空间范围内反复交替排序,在环境景观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效果。建筑空间排序上没有固定的规律,但在整体节奏和韵律上和谐统一,形成富有变化的节奏,赋予住宅区灵动人文气息,使空间和景观更好融合在一起。

5 结 语

当人们对建筑要求不在只是遮风挡雨,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丰富时,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与城市居民区的和谐规划,就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空间组合是永恒的话题,空间的核心是人的实际空间体验,和谐的空间组合始终是坚实的物质基础,是获取美好体验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何秉桦(1993-),男,汉,广东佛山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环艺。

猜你喜欢

建筑空间协调性
建筑暖通设计的协调性研究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问设计改造方案
刍议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浅谈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