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建筑结构设计

2014-04-29孙丽罗强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孙丽 罗强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出各种复杂的结构,因此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结构设计中,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不断进行设计的优化,本文将结合苏州某具体工程实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框支层结构设计

1 引 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涌现出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形式,这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计算要求和规范规定,而且还应保证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实力和积累工程经验,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更好的设计分析方案,这样才能够促进建设工程产业的发展。

2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1)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在建筑结构中,当承受的竖向荷载较大时,柱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轴向变形,超过一定量的轴向变形,会对连续梁的受弯状态造成影响,连续梁中的中间支座所受到的负弯矩会出现明显的减小。同时在考虑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时,也要结合轴向变形进行考虑,轴向变形会对其取值造成影响,设计人员应根据轴向变形的数值,对下料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2)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要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竖向荷载包括自重以及活荷载等,作用在竖向构件上,会引起一定的轴力和弯矩,而其数值大小与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但是对于水平荷载而言,其作用下建筑结构中产生轴力和力矩是与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其影响效果高于竖向荷载。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竖向荷载引起的结构效应基本上都是定值,但对于水平荷载,比如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等,其产生的结构效应不是定值,而是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很多关系,不同的结构特性,其产生的水平荷载效应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对水平荷载效应进行严密的计算和分析。

(3)同时对于结构设计中还应该考虑结构的延性。对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而已,随着层数的增加,结构的柔性会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同样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变形也越大。较大的变形可能使结构进行塑性阶段,这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倒塌的危险,因此在塑性阶段也应保证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工艺和技术措施从各方面增加结构的延性。

(4)另外在结构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严格控制建筑结构的侧移变形。在建筑结构中,随着层高的增加,在相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会产生更大的水平侧移,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在结构的侧移控制在规范规定的限值之内。

3 工程实例

本工程为某一个办公建筑工程,位于苏州繁华的城市中心,地上一共有20层,配有一层地下室,总的建筑高度为78m,长宽比为3.7~7.5,高宽比为5.5~10.0之间,建筑总面积为12万m2。

本工程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地基表面的土层基本为人工填土,填土下面则为沉积土,水平和竖向两个方面的土分别较为均匀,根据本地区的规范要求,本工程为6度抗震,场地类别为三类,基本风压取为0.45kN/m2。

3.1 主体结构设计

经过分析,本工程的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剪力墙的布置时应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的进行剪力墙位置和数量的布置,剪力墙主要起到抗侧力的作用。同时剪力墙的布置可以形成筒体结构,在筒体周围可以合理的布置框架柱。本工程中,楼层主次梁的布置是沿着Y方向,这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和楼高的限制,这样有利于提高楼层的净高,降低主梁的高度。本工程结构的嵌固端位于地下室的顶板,在板厚的设计取值时,综合考虑了板的承载力和水平荷载的作用引起,将板的厚度确定为1800mm,板内钢筋采用双层、双向满布配置。

3.2 基础设计

在进行基础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地质勘察的结果,通过承载力的计算,本工程的基础采用桩筏基础方案,基础筏板采用厚板,板厚1800mm。桩的布置配合建筑柱网的格局,纵向为2.4m,横向为1.8~2.4m。在本工程中对桩筏基础的沉降进行计算时,是考虑桩、土、承台共同工作机理,为了确保计算结构的精确度,应特别注意各种先进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3 框支层结构的设计

(1)剪力墙的设计。在本工程的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的情况,相应的设计剪力墙的厚度。本工程中,核心筒的落地剪力墙的厚度为35cm,而在其他部位,例如建筑四角,其采用的剪力墙的厚度为40~60cm,形状为L形。在本工程中,通过分析,采用的墙肢轴压比的数值为0.5以内,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受压能力,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的延性。对墙体结构进行水平和竖向钢筋的配置时,应满足计算结果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规范的要求,规范中规定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得低于0.3%。当对于底部加强区域的剪力墙进行设计时,有其相应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剪力墙的周围要布置好一定量的约束边缘构件,这些构件的配筋率不得低于1.2%,同时箍筋的配筋率应大于1.4%。

(2)框支柱的设计。本工程中,框支柱的轴压比设定为0.6。框支柱的截面形式有多种,为1600×1200或1600×1600等几种形式。在设计中,通过相应的计算可知,全部的框支柱在受力方面都较为合理,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轴压比均满足低于0.6的要求,在0.41~0.52之间,因此,在设计中对于框支柱变形的控制情况较为理想。当进行框支柱的剪力设计时,剪压比的大小不得超过0.15,跟根据配筋情况确定设计值,同时要乘以1.1的放大系数。柱内的纵向配筋率低于1.2%,而箍筋配筋率不得超过1.5%,这样的配筋情况才能保证柱的延性效果。

(3)转换梁柱设计。在本工程中,存在梁柱转换层的设计。该层的总高度为244cm,在第十层设置转换层。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分析软件进行转换层内力和变形的计算。通过计算,可知转换住为大偏心压弯构件,因此经过分析,在转换梁的边缘延伸出一段梁,这个措施的采用,有效的减小了混凝土拉应力区的范围,改善了柱大偏心的受力状况。本工程中转换层的混凝土梁采用的跨度为11m,截面高度为1700mm,宽度为1400mm,转换柱的截面为高为1600mm,宽为120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

4 结 语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以及高层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加。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的设计质量以及结构的经济效益型。文章通过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建筑结构设计中重点要把握的几个重要设计要点,同时结合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来加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鄭仪龙.某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应用[J].福建建材.2013,(04):26~29.

[2]张晓辉.浅谈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措施[J].四川建材.2009,(08):26~29.

[3]吕庆阳.浅谈住宅楼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J].科技传播,2011,65(01):35~42.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