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角度下的《声声慢》四种译文的态度对比分析
2014-04-29唐雪
摘 要: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延伸与发展,本文从评价理论视角分析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四种译文在态度层面实现情况,通过对比来探讨如何实现其评价意义,并通过这种手段给翻译实践带来启示,提高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以及实践中的可应用性。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声声慢;翻译
作者简介:唐雪,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1
一、引言
对《声声慢》译文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对译本的赏析,很少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该词的英译文。本文选择了许渊冲、林语堂、朱纯深、杨宪益四个译本从态度系统对四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文中简称为许译、林译、朱译和杨译。
二、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马丁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 and White (2008) 把评价系统分成三个子系统即态度、介入和级差。
态度系统是评价系统的核心。态度是评论者从情感感受、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领域、美学和社会价值等方面表达对被评价物的感受和评价。态度系统又分成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小系统。情感能表明说话者的态度或立场;判断涉及人们对行为的态度;鉴赏表示对自然事物的价值的评估。张美芳把译文的评价意义分为四种:“√”与原文的评价标度一致“+”评价标度高于原文;“一”评价标度低于原文;“0”没有译出原文的评价意义。
三、 《声声慢》译文态度对比分析
本词中表示态度的评价词语包括情感和鉴別,表达情感和鉴赏的词如表1、表2:
许译 林译 朱译 杨译
凄凄、惨惨、戚戚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 so dark, so dull, so dead — lonely —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
伤心 breaks my heart √ 0 0 broken-hearted √
愁 grief √ sad √ DISMAY √ immense sorrow +
表1 《声声慢》情感词译文对比分析表
如表1所示,前三个叠词译者将其合起来译,而林译在意义的表达上却不如许译和杨译,朱译意义表达有所欠缺;“伤心”许译和杨译都与原文等值;“愁”杨译高于原文。
许译 林译 朱译 杨译
冷冷清清 know not …0 so dim, so dense, so damp, so dank — gloomy — chilly and quiet √
暖 0 warm √ warm √ warmer √
寒 lingeringcold √ cold √ cold √ chill √
最难 how hard √ harder √ most unrestful √ difficult —
淡 dry 0 thin √ thin √ light √
急 swift √ chilly — biting √ strong √
憔悴损 faded and fallen √ fallen — languid and grief-worn √ withered √
黑 darkness √ so black √ dusk still √ night √
细 drizzles √ drizzle √ drizzle so light √ drizzle √
点点滴滴 grizzles 0 Pit-a-pat, pit-a-pat — dripping -dropping √ drip down √
表2 《声声慢》鉴赏词译文对比分析表
如表2所示,“冷冷清清”,许没有表达,林译、朱译低于原文标度;“乍暖还寒”中的“暖”和“寒”只有许译表达有所欠缺;“最难”只有杨译的原级则低于原文评价值;“淡”许译无淡之意;“急”林译低于原文评价值;“憔悴损”林译低于原文评价值;“黑”、“细”四种译文皆与原文等值;“点点滴滴”许没有表达,林译低于原文。
四、 结论
本文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对统计结果作一个量化处理:等值得1分,超值和缺值得0.5分;无值得0分若按所有评价词语等值来算总共13分,许译达到总分的69.2%;林译达到73.1%;许译达到80.8%;许译达到92.3%。四中译本的态度系统表达差异不是很大,四个译者对于原文理解差异不大,只是表达上有所不同,四种译文中,杨译态度的表达实现的最好,接下来依次是朱译、林译、许译,而诗歌翻译往往融入了诸多的因素,在翻译时很难兼顾众多因素,造成了态度实现不一致,有了评价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就避免了我们主观感性的去评价译文。
参考文献:
[1] Martin, J. R. & Rose. Davi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2] White, P.R.R.Telling Media Tales: 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D]. Sydney: University of Sydney, 1998.
[3] 丁莉. 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及其英译文级差系统的对比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2 (06).
[4] 许渊冲. 宋词三百首[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 233.
[5] 杨信彰. 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1l-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