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鲜血小板与冰冻新鲜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2014-04-29孙清华张日松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孙清华 张日松

【摘 要】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68例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两组,43例输注新鲜血小板,25例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输注后1h和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止血情况。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组与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在止血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方面,新鲜血小板组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提倡新鲜血小板输注,冰冻血小板仅在紧急情况下作为替补供应临床。

【关键词】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_7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63-02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救治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增大,使得机采血小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只得先输注冰冻血小板。现对2013年2月—10月输注本站供应的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两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临床病例选择 以血液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伴血小板明显减少者为主,其中各类型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异常增生 综合征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化疗后的患者及 脑瘤 术中患者等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输注新鲜血小板43例,输注新鲜冰冻血小板25例。

1.2 血小板采集 血小板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中国分公司生产的MCS+血细胞分离机及REF995E血小板耗材制作,献血者均来自本市志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条件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经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合格、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血细胞比容≥0.36者为供者。按照说明书安装管路、设置程序,4~7个循环(循环血量1800~3000ml),每袋采集容量约250ml,血小板计数≥2.5×1011/L。采集出的新鲜血小板于(22±2)℃振荡保存,有效期5天;新鲜血小板在无菌条件下,加入5%二甲基亚砜(DMSO),速冻后迅速置于-80℃以下冰箱保存即为冰冻血小板,有效期1年。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血小板输注前患者做ABO血型及Rh血型鑒定,同型输注。冰冻血小板使用时先在37℃水浴中融化,然后经输血器过滤,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快速输注,每次输注一个治疗剂量,并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分别检测受血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出血情况。

1.3.2 评价标准 根据血小板计数有无增高和输注后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3种: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无新的出血倾向为显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临床症状减轻,病情控制为有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不上升或下降临床症状不减或加剧者为无效。

3 讨论

本组研究表明,在止血效果方面,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方面,新鲜血小板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究其原因可能是冰冻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造成保存损伤,在冻融过程中也可能由于纤维蛋白的析出而影响其质量,加之DMSO本身具有的副作用,故不宜常规使用。近几年来,国内相继有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报道,其有效率为85.1%~99.77%[1]。目前国外报道,冰冻血小板技术多用于自体血小板的储备,在患者需要时解冻输注,这样既可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又可降低传播血源性疾病的危险,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机采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向出血部位集聚,以达到止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越严重的患者,输入血小板消耗越快,临床止血效果相对较好,但血小板计数不一定明显升高。新鲜血小板以其浓度高、质量好而被病人及临床医生广泛认可。但新鲜血小板的输注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如需要提前预约,制备时间长,保存时间短,难以及时满足临床需求。而冰冻血小板输注前准备时间明显缩短,可随需随取,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应用,为各科大出血患者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目前本站加大新鲜血小板的预约采集力度,增加库存量,努力提高临床新鲜血小板的使用率,冰冻血小板作为替补,仅在紧急情况下供应临床。

参考文献

[1] 陆典瑞.血小板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广州医药,2003,34:61-63.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防治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中的疗效评价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分析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修改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探讨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浅析涌泉穴
珍珠的市场前景及药性成分、功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