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判断
2014-04-29杜涛
杜涛
摘 要:新闻评论的选题需要具备评论价值。对于事件性选题,新闻评论实质上是一種“二次选择”,需要具备重要性、显著性、争议性和普遍性中的一种或多种;非事件选题的新闻评论应有重要性或思想上的可开掘性;周期性选题的价值判断,与节日、纪念日本身的重要性有关,也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有关。
关键词:评论价值;事件性选题;非事件性选题;周期性选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50-02
新闻评论的选题,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价值选择。如同新闻报道要具有新闻价值一样,新闻评论的选题同样要具备评论价值。按照哲学学者的论述,价值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观性。一方面,价值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价值也离不开客体的某些性质,二者缺一不可[1]。就新闻评论的选题而言,其评论价值与论题的性质、结构和属性密切相关。每位评论者所选择的论题虽有差异,但大致的选题规律却是一致的。选题的种类,一种是事件性选题,一种是非事件性选题,另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选题——周期性选题[2]。评论者在实际选题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三类选题的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一、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判断
事件性选题是以新闻报道为评论由头的选题类型,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评论选题类型。这类评论选题选择的是一个新闻事件,显然,这个事件已经经过了记者的“第一次选择”。一般来说,一个事件只有具备了新闻价值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才能进入记者的“法眼”,成为记者的报道内容。按照国内标准,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新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按照国外学者的论述,新闻价值往往还包括冲突性(Conflict)、性(Sex)等方面。这些内容反映了记者选择新闻与受众关注之间的契合点。
对于这种选题,新闻评论实质上是一种“二次选择”,即在通过记者的选题标准考验之后,评论者所进行的第二次价值判断。对于数量繁多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新闻价值要素的新闻报道,评论者还要再进行一次判断,选择出适合进行评论的题材进行评论。对于评论者来说,大体有以下的选择标准:
一是重要性,即选择比较重大的事件进行评论。比如党的代表大会、人大政协会议、重要政府决策、重要民生新闻、奥运会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
二是显著性,即选择关注度很高的公共事件进行评论。一定时间内,社会往往会有一定的舆论关注热点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如周久耕事件、佛山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恶搞杜甫事件等。这些事件未必重大,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实质上,这些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受众本位出发还是从引导舆论出发,这种选题应当成为新闻评论不可缺席的内容。
三是争议性,即选择引起广泛争议的事件进行评论。如“五一”长假取消利弊之争、南京彭宇案、华南虎照片真伪事件、袁厉害事件等。争议即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存在,社会需要新闻媒体提供意见性信息来消除人们思想中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类事件成为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选择。
四是普遍性,即选择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事件,如医患纠纷的新闻、城管与小贩冲突的事件等。这类事情在社会中大量存在,与人们工作生活联系紧密,很容易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
这些选择标准中,只要具备了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作为评论的对象。如果某个新闻事件同时具备了其中的多个因素,当然就更有评论的价值。比如复旦投毒案,其选题具有显著性;而国务院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国五条”,这个选题则兼具重要性、争议性和普遍性。
二、非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判断
非事件性选题是以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实际问题为评论由头的选题类型,评论的是工作中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或问题。它们虽未经记者直接进行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为受众所广泛关注,因此也是评论者的重要选题内容。这种评论选题在时效性上不如以具体新闻事件为对象的评论,但它的生命力可能更强。这些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往往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新闻媒体按照新闻价值选择报道内容的倾向使一些新闻报道实际上与真实的社会尚有一定差距,但评论者从真实社会中提炼出的现象却可能长期存在,由此而来的评论,其阐述的道理也就有了更为长久的价值。
对于非事件性选题,评论者少了记者的第一次判断做依托,因此需要认真地对现象、趋势、倾向加以分析,以决定哪些是具有重要评论价值的内容。
对非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判断,大体包括以下标准:
一是重要性。通常是指那些对许多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如大学生就业困难、拼爹现象,高考公平、社会道德滑坡问题等。这些现象或问题未必是由哪个新闻事件所触发,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举足轻重,为人们所关注。
二是思想上的可开掘性。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决定了只有思想价值含量高的评论选题,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评论作品。一些社会发展中带有趋势性的现象和问题,往往为评论者所看重。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有些题材看起来很小,很微不足道,却能反映这个时代一种普遍的现象,或者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焦虑,能够以小见大,即使题材再小,它也在我的关注视野之内。关键是要有意义”[3]。
在网络和传统媒体走红的“喝咖啡”系列评论,可以为我们理解非事件性选题的价值取向提供参考和借鉴。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高考制度等尚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入学、择业、职场中都会面临严重的社会不公。这一问题虽然未必是由某次新闻事件所触发,但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当中,引起人们的争议和思考。
一篇在网络上走红的文章就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一位网友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激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文章讲述了一位农村青年在大城市的“奋斗史”:农村落后的基础教育、农村学子沉重的升学压力、大学高昂的学费、融入大都市之艰难。文章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不同群体的不同遭遇,将中国的城乡差别和户籍壁垒导致的不平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篇网文《反驳: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则以相反的论点探讨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你只是想要在Starbucks里面喝咖啡,而我想到要成为全球华人最棒的企业家,当我们有不一样的理念的时候,我们用了不一样的行动去实现”。另外作者还质疑,为什么前文作者不站起来改变自己的故乡呢?
随后,又有一篇网文《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杯咖啡》出现。作者在生活中学会了不再抱怨。他认为,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2010年11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王石川的评论《奋斗了18年咖啡还能喝多久》,关注阶层固化下的阶层下流问题,本来历经千辛万苦成了白领,但在种种因素下,又沦为穷人;本来刚脱离贫穷,过上了还勉强可以的生活,但一場变故让人重归赤贫。如教育、医疗、房产、买车等都有可能制造返贫现象。
2010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曹林的评论《曾经奋斗一生也不敢奢想一起喝咖啡》关注了另一个问题: 用历史视角来看待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其实都能从灰暗中看到进步。改革的步伐赶不上人们的期待,这正是这个社会的民怨和不稳定之源。除了加快改革步伐满足民众的期待,别无他法。
2011年4月1日,《东方早报》又发表了孟隋的评论《“喝咖啡”与社会公平》。评论认为,对个人来讲,如果只汲汲于和别人喝咖啡,那这种生活无论怎样都是异化的。社会之所以无意识地设定这种目标,只是为了让你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献祭给不断膨胀的经济体。
可以看到,这一系列评论都属于非事件性选题。评论者并不是以某个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由头展开论证的,而是以普遍存在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或现实问题作为评论的对象。这种选题既包括具有重要性的问题(如社会不公、城乡差别、高考制度、户籍制度等),也包括社会上的难点、疑点问题(如人们该如何面对社会不公),还包括社会上的冰点、盲点问题(如阶层下流问题、生活方式异化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周期性选题的价值判断
周期性选题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以重要节日或某事件、活动的纪念日为评论由头。由于这些节日、纪念日相对固定,使评论在播出时间和选题范围上可以预期,因此可以提前做出准备。周期性选题的价值判断,与节日、纪念日本身的重要性有关,也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有关。
第一,如果纪念日本身含义深远,意义重大,则周期性选题一般不可或缺。因为受众会感知这个时间的重要性,对媒体评论有所期待。如果媒体不能满足受众这种期待,受众就会感到失望和不解。比如,元旦、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是国内最重要的节日,重要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都要进行相关报道和评论。有些纪念日如妇女节、植树节、青年节、教师节、记者节、艾滋病日等,不同媒体会视其受众不同而决定是否进行评论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规格进行评论。
第二,周期性选题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是否刊发、刊发时间、写作主题如何确定都与当时的社会关注点和政治经济热点相联系,表现出“历史与现实的接合”。如《人民日报》五一社论最早发表于1947年5月1日,题为《纪念“五一”继续扩大增产立功运动》,之后除1948、1949、1950、1969、1972、1973、1974、1975、1977这九年未发表五一社论外,其余时期均每年发表一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社论都发表在5月1日,而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整。据统计,1947~2013年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了58篇“五一”社论。其中54篇发表于5月1日,占到总数的93%;发表于4月29日和30日的五一社论各有两篇,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提前一至二天召开。
另外,每年“五一”社论的主题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虽然同为五一社论,但其内容的重点紧随时代而变。如1978年《人民日报》的五一社论标题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84年的标题是《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的前列》;2005年的标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2008年的标题是《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2013年标题是《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从鼓励开展劳动竞赛,到改革占据主角,再到“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2013年“中国梦”成为社论强音,周期性选题的评论表现出了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评论员时效化处理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红岩.论价值的主体性和客体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 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