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何处”

2014-04-29刘京辰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唐诗

摘 要:本文认为唐诗中的“青山”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一方面,“青山”意象象征着原型批评中的生殖崇拜和男女情爱,另一方面,青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家园和归隐之思以及羁旅、话别与贬谪的失意。

关键词:唐诗;青山意象;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刘京辰(1991.07-),女,汉族,籍贯:安徽阜阳,中央党校文史部,硕士在读,专业: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2

本文中所讨论的“青山”意象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青山”物象,“青山”在《辞海》中的释义为:“一是指青葱的山岭;二是山名,如青林山;三是指归隐之处”[1]。唐代中国古典诗歌走向的繁荣的高峰,“青山”意象也更多地出现在诗作中,可以说,“青山”意象经过唐人的反复使用,已经具备了大致定型了的象征意义从而也具有了特定的文化意蕴。《韦伯斯特英语大字典》对象征的解释为: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出之于理性的关系、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别强调的是符号与它指称物的意义之间的某种关系,符号是具象化的物象,而它的所指往往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2]。作为具体物象的“青山”具有特定的意义指称,出自“象”而指向“意”。以下是对“青山”意象从象征意义上的分类及对各类象征意义的具体探讨。

(一)“青山”意象象征着原型批评中的生殖崇拜和男女情爱

原型又称原始意象,中国文学与原始意象有着深刻的联系,兴与象也是中国文化对原型古老的理论阐释。《论语·雍也》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3]。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在初民的观念中,自然之物无一不体现出生命的现象,“山”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生殖崇拜的原型。“《大戴礼记·易本命》谓:‘丘陵为牡,意为‘丘陵是男性,诗经中的山的原始性意象象征意义是以‘兴的方式出现的,其中有一种固定格式,即‘山有……,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此种格式所咏之物与男女爱情有关。唐诗中,“青山”意象也蕴含着原型批判中的生殖崇拜和男女爱情的意味。

以孟郊的《杂曲歌辞·妾薄命》的为例来看,“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4]。

此诗以古诗《上山采蘼芜》作为典故,“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取自“上山采蘼芜,下山遇故夫”,讲述了薄情男子喜新厌旧,痴情女子被抛弃的故事。

蘼芜[5]是能让妇人多子的药草,此种药草生长在青山之中从生理学上而言,男性的宠幸是女性多子的先决条件,而蘼芜的生长之地在青山,此诗中的“青山”意象,如同上文中论述的原型生殖批评,是男性的象征,是对这一原型生殖崇拜的无意识延续。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诗为杜牧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疏野放荡”的杜牧,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诗中的“青山隐隐水迢迢”是景中含情之景,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教”字表明并非玉人一人,诗中主人公们的闲情雅趣洋溢在青山绿水之中,整首诗浑融一体,诗中的山与水,虽是自然之景,却也诗中主人公情感的象征,“青山”意象象征着诗中的男主人公,保留了原始生殖崇拜和男女爱情的意味。

(二)“青山”意象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家园与归隐之思

“家”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场所,是有亲友相伴之地,又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对于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而言,“青山”是对故乡的亲切而刻骨铭心的回想;对于家给人足,生活富饶的诗人而言,青山是美好的宜居家园,对于身处令人无可奈何的官场的士子而言,青山则是令人无限向往的隐逸之地。

在刘长卿《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这首诗中:“惠爱原上情,殷勤丘中诺。何当逐良愿,归卧青山郭。”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应试不第后感到孤独无助,天涯羁旅,他想到了故乡,才会想起“丘中诺”(指隐居的承诺),才会还望“青山郭”。“青山”似乎成了诗人坎坷愁苦的人生之旅中的归宿地,一种内心深处向往的安宁的居所。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青山”意象在唐诗中被用来当做美好宜居环境,“自然山水不只是客观的存在物,而且是人类共处的生命形式”[6],家在青山绿水中,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追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优美的家园有着青山相伴,作为美好家园的青山不仅意味着秀丽的风光,而且是物产富饶之地,即有雅致风韵,又是食粮产地。顾况的《送郭秀才》“故人曾任丹徒令,买得青山拟独耕。不作草堂招远客,却将垂柳借啼莺。”诗中说诗人的旧友曾任丹徒令,买来一片青山打算独自耕种,种上垂柳以招引啼莺,而不是用作草堂来招待宾客,此处的青山亦有出世归隐之意,却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不与世人往来,而是包含着亲事桑农、自足自乐、自造美景的家园幻境。家给人足,随心所欲,俨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此中的青山,是诗人理想中的家园。“青山”意象象征着归隐之地。“‘隐逸意为隐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隐居的人”[7]。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具有文人与士子的双重身份,行役之苦与世事叨扰在《诗经》之中即有描述,“出自北门,忧心忡忡”[8],加之儒家、禅宗、道家三家思想在唐代合流,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禅宗的修身养性,道家的无为而治,为归隐提供了思想条件。魏晋风度,超然物外成为失意士子的精神寄托。韦应物的《答裴处士》中的“青山意象”象征著隐逸之地:“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青山”与“蓬草”被诗人用作对比的意象,漂泊凌乱的蓬草是官场的象征,而“遗民”喜爱的是“青山”之中的“精舍”,“意在劝诫作为有隐逸之志的裴处士放弃在蓬蒿之间的栖息,归入远离人世的青山之中。

(三)“青山”意象象征着羁旅、话别与贬谪的失意

羁旅和话别是唐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道别之时,青山脚下,青山见证了亲友的别离;在旅途中,“青山”是常伴诗人风景,延绵的青山、难走的山路,象征着漫漫旅途的苦闷与艰险,行役寂寞,只有青山相伴,青山与诗人物我合一,青山成了诗人自己的象征;别离之后,青山远隔亲友,成为人们重逢相见的障碍。人生起伏不平,浮尘势异,行役的目的地常常也是貶谪之地,青山在一些诗作中,一方面暗示着贬谪之地,一方面在作者对于贬谪之地青山的赞颂中,融入了“但少闲人”的自嘲与解慰。

唐诗中,青山脚下是亲友们的道别之地,韦应物的《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诗中的“槐广”是韦应物的外甥,诗人在傍晚在青山之下与外甥道别,教导他莫要称屈,且“还期”不远,暗示着重逢时刻不远。“人生的羁旅,宦游天地之间,南北西东,青山万重。旅途漫漫,常伴青山,青山意象在此类诗中,是路边的自然之景。青山具有延绵重复的特点,行走在青山之中,仿佛路遥无穷尽,重重青山,循环往复,与旅途中意绪的绵长苦闷、艰难单调相契合,青山意象在此类诗中常被用来表示行路的苦闷悲愁。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人在河边送别友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青山与友人相伴,共同承担路上的风雨,人世间共赏一轮明月,即可寄托彼此的思念。此时的青山是友人路途之景,又是友人亲切的伴侣,青山意象在诗人心中已成永恒而可托付的朋友。在这种无限的怅惘与寂寞之中,青山成了诗人行役唯一的伴侣。青山意象在唐诗中还被用来表示抽象的相隔距离,青山障目,分割了人们遥望对方的视线。张九龄的《初秋忆金均两弟》写道:“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秋天是伤怀的季节,诗人与两位弟弟身处两地,曾经因一地相处而欢喜,又因突然的分离而伤心,孤云飘远,落叶伤身,西北遥望,却看不到两位弟弟,青山远隔诗人与亲人,青山意象在诗中成了阻隔亲人相见的屏障,凝结着诗人的失意与无奈。

中国古典诗学讨论的核心关系是“象”与“意”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青山”作为自然界中的物象,自被诗人采纳作为诗歌意象起,其内涵即已超出本源的“青葱的山岭”的范畴,因诗人的移情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而不断深化,且随着心理、文化层面的沉淀,逐渐有着固定的多重意义。青山作为唐诗中的意象,其作用主要在于代抒难抒之情,以青山之象抒情达意,使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达。经过唐代诗人的广泛使用,“青山”意象在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象征着原型批评中的生殖崇拜和男女情爱、故乡的美好家园和归隐之思以及羁旅、话别与贬谪的失意,此种象征意义,自唐代以降,仍为历代诗人所使用。

注释: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785.

[2]转引自:贺昌盛.象征:符号与隐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7.13.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2.

[4]彭定求 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本文所引全唐诗均出自此书.

[5]蘼芜:一种香草,叶子风干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

[6]王志清.盛唐生态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765.

[8]毛苌,郑玄,陆德明.毛诗诂训传[M].北京:北京图书舘出版社, 2003.41.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4.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785.

[2]转引自:贺昌盛.象征:符号与隐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7.13.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2.

[4]彭定求 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本文所引全唐诗均出自此书.

[5]王志清.盛唐生态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765.

[7]毛苌,郑玄,陆德明.毛诗诂训传[M].北京:北京图书舘出版社, 2003.41.

猜你喜欢

唐诗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品读唐诗
秋韵唐诗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马诗之四
唐诗赏读——马诗之二
《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出版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