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和平与繁荣的“亚洲梦”
2014-04-29张旭东
张旭东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府在向自己的人民提交成绩单并做出新年规划,同时也是向全世界说明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契机。新一届政府履新一年以来,外交工作颇有建树,当然还有相当多复杂棘手的矛盾需要化解。无论是取得的成就还是面临的挑战都是中国矢志不渝地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所必然经历的。
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外交专题的记者招待会上引人瞩目地提出:“中国不仅自己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希望其他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的,也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回顾一年来中国外交的作为,尤其在建设大国关系与亚洲睦邻外交方面倾注的巨大心力,可以看出中国实际上在积极打造旨在实现共同和平与繁荣的“亚洲梦”。这一梦想是中国梦的自然延伸,反映了全亚洲和平稳定与追求繁荣的共同诉求,应该成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方向与落脚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新意
古训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国提出的任何外交理念与构想,都需要其他国家的共同配合与支持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现实。建设持久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亚洲,亚洲各国能否与中国相向而行、同心协作十分关键,中国外交正经历着“梦想照进现实”的重大考验。无论在“两会”外长记者会上,还是在日常外交实践中,中国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与风格的转变明显,这反映出中国在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哪些新思维与意图?
客观而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和部分亚洲邻国对中国战略意图与外交行为存在很深的疑虑,因此对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睦邻外交举措和地区安全与经济重大构想并不认同,更对中国发展前景持有相当矛盾的心态。作为资深战略家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他认为:“一个工业化的、强大的中国会不会像美国在19 45年之后那样友好地对待东南亚国家呢?新加坡不确定,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都不确定。我们已经看到一个越来越自信并且愿意采取强硬立场的中国。”
建国之初中国曾经面临类似的困境。在美苏两大阵营截然对立的国际格局下,当时周边的一些比较弱小的国家对新中国抱有恐惧和疑虑的心理,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是亚洲的大国,还因为中国当时同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诸如边界、华侨国籍等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为了消除这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促进它们同新中国发展关系,需要制定适合同这一类国家交往的新方针。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与和平共处。经过商讨,这五项原则被正式写入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的序言中。1954年亚非会议期间,周总理接连访问了印度与缅甸等国,逐渐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开来,成为适用于指导中国东南亚政策甚至整体对外关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面前展现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之间关系,其倡导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互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从而实现和平共处,逐渐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60年后,重新审视这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与历史经验,可以为中国外交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应该针对特定历史条件与国际环境的特征,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国家间关系的永恒话题,积极尝试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外交政策方针。其次,新方针的提出与推广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可能源于针对特定问题的双边谈判或多边磋商,重点在于使观点充分表达,从而使各方接受并大力支持。最后,新方针要体现对当前国际规范的延续性和引申性,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确保持久的生命力,能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过去一年中,中国外交的主动进取令全世界眼前一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的“亲诚惠容”等理念和“一带一路”等新倡议成为周边外交工作标志性举措。但要使“主动进取”的外交更上一个台阶,中国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样周边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认同的外交方针,确立新的政策着力点,从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亚洲友邻共同的和平发展道路顺利对接。
把握捍卫利益与维护睦邻友好的平衡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和王毅外长的记者招待会上,都提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在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谈及中国与周边一些邻国存在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时,王毅外长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与日俱增,长期以来中国与部分国家在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多有龃龉,维护中国合法权益已刻不容缓。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捍卫自身权益的举动被误解为过于强硬,“中国威胁论”又有所抬头。
根据李光耀的观察,他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逐渐接近能够在东亚占据主导的程度,中国必须做出一个重大抉择,是成为一个霸权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力量建立一个势力范围,还是继续做一个良好的国际公民……在这个抉择的时刻到来之前,应该给予中国充分的动力,使其选择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能在未来50-100年的时间里建设性地消化中国的能量,这符合每个人的利益。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有和平发展的经济机遇,避免迫使中国通过强硬手段获取石油等资源,为其产品与服务开辟市场……如果没有给中国提供这样一条道路,这个世界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强硬的中国。”
李光耀的观点至少反映了国际社会的一种普遍意见。在中国不断拓展地区影响力,特别是在积极引导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同时,如何在捍卫自身利益和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友好间维持平衡,如何既在领土和安全利益上不妥协又打消邻国日益增长的“中国威胁”恐慌,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鱼与熊掌,必须兼得”的难题。
对中国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把握好中美关系的微妙平衡,于美国而言也同样如此。李光耀认为:“是接触中国,还是孤立中国,美国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抉择。你不可能两样都做,不可能说在某些问题上接触中国,却在其他问题上孤立它。你的信号不能模糊。”美国对华在接触和遏制政策上的反复徘徊,恰恰是美国战略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在冷战结束后一直被困扰的问题。3月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来自国务院和国防部的两位负责美国东亚政策的高层官员的讲话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质疑美国履行安全承诺,坚持航海与海空自由的信念。但同时,任何国家也不应质疑美国在同中国就地区与全球问题展开合作,同时妥善管控分歧良性竞争的决心。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大卫·赫尔维作证时称,美国寻求同中国建立健康、稳定、可靠与持续的双边军事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军事现代化透明度以及越来越“强硬”的海洋权益主张引发美国的忧虑,美国将持续监控中国的军事行动并协同盟国调整美军部署以确保亚太安全环境的稳定。
对于美国目前的亚太政策,著名的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乔治·凯南所著的《美国大外交》序言中专门写道:“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以最近几十年的方式继续增长,那么中国会成为亚洲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国家。中国无疑会谋求以美国控制西半球的方式控制亚洲。如果乔治·凯南还健在,他会希望日本在遏制中国时发挥核心作用,正如他希望东京去遏制莫斯科在亚洲的野心一样。不幸的是,即使是与中国的亚洲邻国联合,日本也不足以承担这项任务。因此,美国将不得不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在召集遏制中国的军事联盟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米尔斯海默提到的美国应对中国的两种军事手段恰是美国政府正在运用的,强化军事存在并联合军事盟友共同行动。强化军事存在既是美国自身战略调整所需,也一定程度上源于亚太国家的争取。李光耀认为:“谨慎起见,亚太地区应该维持均势,亚太各国之间的一个广泛共识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共识就是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应该维持下去……军事存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动用武力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意义,有利于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种稳定符合各方利益,包括中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