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2014-04-29张秀枝

亚太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案运算有效性

张秀枝

数学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也是有弹性的。如有的教材中要求,掌握乘法口诀以及时、分、秋等内容,但除过这些内容,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同步发展,特别是哪些学困生,哪怕是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发展也是有效的教学,而我们缺少的也正是这个有效度。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传统的数学都提倡“精讲多练”,这里的“精讲”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而我们课改中的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废话连篇,如“你想不想听老师读?”“你想不想学习这门课程?”等等,其实学生不想听也得听,学生不想学也得学,这不是课改语言,更不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也丢掉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的“精讲”。在有限的40分钟教学时间内,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不重复,不拖沓,达到有效或高效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好课,教师必须做到精心备课,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只有做到四备,才能设计出一份有效的教案。教案应该是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各位教师的教案应该各有特色,真正体现兼顾全体,照顾个别的目的。而我们却走了捷径,从网上下载了一份教案,人手打印一册,应付学校检查,有人说现成饭吃多了反而会束缚手脚,爵别人吃过的馍馍没味道。数学课改也是这样,数学教学上的有些事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能省时高效,抄袭网上教案却万万不能。

3.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为搞活动而活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与数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有些教师每堂课都搞活动,而且搞得又活又乱,不知道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这不是课改。课改要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那么教学活力也应该有针对性,在非搞不可的情况下,做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4.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要做一些有效的评价,有位教师在教混合运算时,问学生:“乘除法和加减法在一起应先算什么?”因为学生不知道混合运算的法则,因此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有的说同时进行,有的说无法运算……教师——作了肯定,但学生不管说什么,一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应该先算什么。如果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顺势引导,告诉它们交朋友后,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相机引导学生明白混合运算中的两位好朋友的运算顺序,谁在前,谁在后?而有些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应该引导过来,避免过多的无原则的鼓励性评价,因为教学也是有科学性。

5.课堂开放有效性。课堂开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应该是适度的。这个适度由组织教师来把握,不能出现只会“放”不会“收”的现象。如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内容要具体,要求要明确,合作时间要适度,如果时间短,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时间长,学生容易疲乏,影响学习效果。

二、课改中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1.基础与创新关系。基础是实在的,也是活的。创新是我们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基础,如果连基础的东西都不会,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绝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一定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创新,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正好犯了一个好高骛远的通痛,每一课都力求拓展,却忽视了书写。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本地的教学实际,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取舍教材,搜集丰富的课外教材,调整教材的顺序,教材也不是唯一的。如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后进行学习,以教师为整节课的主角,理由是学生什么也不会,应由教师去贯穿。而我根据课改要求和教材的编排先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例题,然后共同讨论存在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而同行们却认为我这样做只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掌握,结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教材是很科学的。

猜你喜欢

教案运算有效性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立定跳远》教案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有趣的运算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