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2014-04-29孔永建
孔永建
一、构建学习小组,树立合作意识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他们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4至6人为一组,人数不要太多。教师要遵照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小组中营造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同时,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要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依赖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能进行有效的个别学习,小组的任务是使自己小组每个人都能在个人评价中取得好成绩。只有在乎本组成功,组员间才自然会互相寻求和提供帮助,解释想法,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二、创设民主氛围,设计合作方式
吉尔·哈德斐尔德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教师是“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保护神。现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朋友与合作者。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尊重、体会倾听、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尤其是可合作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时间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课堂教学中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合作方式。
三、建立评估机制,确保全员参与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竟争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
可作如下规定:①在任何一次合作中,每个成员的意见都应该受到尊重;②任何人不得随意打断其他人发言,不得随意批评别人的意见;③鼓励平时沉默寡言的成员参与,对成员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④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尤其是当他们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应予以他们发现问题,自我矫正的时间;⑤小组成员的角色必须及时转换,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⑥设立“金点子”奖和创新奖,对有创意言行的个人和小组给予加分奖励。
该评估机制促使学生明白在组员的学习上应尽力互帮互助,只有当每个成员都参与了探究,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并且每个学生不仅为自己的成绩而且为整个小组的成绩承担义务时,小组合作才能算成功。
四、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应注意远离浮华和躁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艰难的教改探索之路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浮华与躁动。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教育家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给孩子一点时间,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新天地。
语文是生命之光,语文是文化之根,语文是灵动的,灵动的语文需要语文教师独具慧眼,捕捉契机,激发参与,让学生共同领略语文的满眼风光,使学生徜徉在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里,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学习、灵气十足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课堂。这样,我们的教改之路,必定会越走越明,我们的收获,也会愈加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