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014-04-29陈家志

亚太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想象文本

陈家志

目前,语文课堂普遍缺乏生命力,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存在着模式化、单一化、呆板化的倾向,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教师即使精心设计,学生就是懒得开口,而朗读恰恰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中来。

什么叫朗读?顾名思义就是朗朗诵读,就是要把文本中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规范发音、并且流利而有感情。其中有感情的朗读是尤为重要的。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显示文本要诠释的本意和真意。朗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它能唤醒学生的各种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画面、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语文课堂要真正确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不好上,人人都能听,都能评,所以如何上好语文课一直困扰着新教师们。笔者认为教法有道,语文老师可以各施其法。但一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让学生有所感有所得,其中朗读是关键。中学课本中有些课文篇幅较长,部分教师便放弃了朗读,而是直奔主题——分析课文,忽略对文本重要片段的反复朗读。那么,教师接下来的文本分析是空泛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也仅仅是浮于表面而已。所以,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诵读,恰是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的重要契机。试想一下,我们教师备课时也需要反复阅读课文,在重点处更需细细揣读一番。古人尚有反复吟咏“推”“敲”之妙,今人岂能荒废朗读呢!学生更不可蜻蜓点水般地“浅读”一番了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甚至就以朗读课的方式去完成文本理解,让学生多读、熟读。学生只有在此基础上,读出感觉,读出味道,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地相互交流,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收获,并激发语文课堂生命的活力呢?

一、以读唤体验,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朗读方法。因为一成不变的朗读方法和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兴味索然,读的效率自然低下。各种形式的朗读,能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致,使学生真正做到乐读、会读、读得好。

笔者在上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中,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朗读带,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朱自清一起走进春天,拥抱春天。然后,小组自由读,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移情作用的朗读指导来分角色读,让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感觉,通过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把春天里的万物成长过程想象成婴儿到健壮的青年的成长过程。当读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两句时,其中“刚睡醒”、“偷偷地”这两个词指导学生读舒缓些、语气温柔些,让学生想象成婴儿们刚从母亲的温暖怀抱中醒来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充满新奇之感。读到“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时指导学生读的急促些,俏皮些。让学生把它想象成几个孩子互不相让、争先恐后地亮出自己最心爱的玩具。这种利用移情作用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把生活与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融入其中,情感不断得以充实。这样,不仅锻炼了读,也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在课堂中还采用以赛促读的方式,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竞争,看哪个小组学生读得好,给予加分,这犹如给学生注入了强心剂,不断激发着学生的朗读兴趣、不断地唤起着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朗读,唤起体验,丰富情感,然后有所得。学生根据自己所得再去朗读,一遍又一遍,读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读出了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验。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世界上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意义。任何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即使相同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所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还应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多元化理解,这既有利于朗读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只有这样,朗读才会绽放出诱人的魅力。

二、以读促感悟,让自己的思维灵动起来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尽量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朗读。一篇文章只有投入地去读,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意境。所以在朗读时我们应指导学生尽可能的投入感情,把握语句的轻重缓急、节奏停顿、情感态度,将自己的感情融合到文章中去,这就大大增加朗读的形象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所以,积极地情绪,饱满的情感在朗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还是《春》这篇文章,课堂上,小组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听别人朗读来诱发通感,激活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不断的在大脑中描绘春的画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第一遍采用移情作用的朗读指导来分角色朗读后,学生找到朗读的语气、感觉,就慢慢打破起先拘谨的状态。接着,笔者让学生大声齐读,齐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回到大自然中,把文字幻化成画面,增加朗读的形象感。效果不嘉时,停下来让学生说或辅以一些肢体语言,说完、比划完,再次朗读。在不断地朗读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开始慢慢地被打开,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字词句和情节的感知,一个比一个想象的合情、合理、丰富。“嫩嫩的、绿绿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出春草的质地、颜色、长势的画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学生对春花从高到低争奇斗艳、招蜂引蝶、闪亮夺目进行想象。“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鸟儿清脆的喉咙、轻风流水、牧童的短笛”,学生通过各种细腻的感受,调动触觉、嗅觉、听觉进行合理的想象。……你会惊奇发现,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描绘春天。此时,学生的思维细胞在跳舞。

三、以读品美味,让我们的心灵在美中陶醉

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纽带,所以,妙用语言文字是关键。那么笔者在通过移情作用、合理想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初步感知春天不同特色的美和作者对春天由衷的喜爱之情后,就要引导学生去品读课文,激发思维,感悟语言之妙味。

闻一多先生曾提出诗歌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那充满诗情画意般语言的《春》又何尝缺少这三美呢?于是乎,笔者借此“三美”,从语言之妙味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

1.音乐美。《春》的音乐美表现在作者反复地运用轻音和儿话音。轻音(着、了、的等)和儿话音对词语的调配、句子的声调、句式的变化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朗读时能使句子可以显得轻松明快、和谐流畅,富含音乐美。如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结尾都是用“着”、“了”、“的”的轻音,句子简短,语意亲切,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轻快、活泼的语调,桃树、杏树、梨树“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儿话音的使用在读时就应该充满亲切感和喜悦感。全文共六百多字,而轻音和儿话音就有五十多个,大部分又用在句尾,所以整体朗读起来也应该轻快、愉悦。

2.绘画美。教师指导学生寻找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最具有画面感的句子,并说明最喜欢的原因。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嫩嫩的、绿绿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等等,这些带色彩的词语直接冲击读者的眼球,是那么的多彩绚丽,而且美得有那么的纯粹,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教师指导学生用停顿和重音读出这些色彩的词语,读出那种勃勃的生机。学生在读好这些色彩的词句时,印象就特别深刻。更能体会出春天如画般的美丽。

3.建筑美。《春》是一篇散文,尽管不象诗歌一般工整,但作者在文中也会注意词语、句式、段落的整齐排列,如叠词、反复、排比等在本文中也不断出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朗读这些词句、段落,如“嫩嫩的、绿绿的”可以按照ABB即“嫩(nèn)嫩(轻声)的(轻声)、绿(lǜ)绿(轻声)的(轻声)去读 。“盼望着,盼望着”就可以指导学生读的重些、急促些,读出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几个短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就要指导学生读的轻松、愉快一些。特别是最后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从小到大,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给予人无限美好的希望。这三个形象化的比喻组成递进式的排比,所以读起来气势也应不断增强,特别是结尾读的要戛然有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想象文本
快乐的想象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