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性
2014-04-29刘修荣
刘修荣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大表现。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1.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很重要
变被动学习为学生自己主动求知。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人民版)法律部分知识时,通过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等。
2.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在逐渐走向成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以及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能力。特别是作为思想品德这一学科。传统教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目标和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1.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在新课程背景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科课文内容广泛,实用性强,需要教师有较深的功底,对国家的发展,时政的理解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是不可置疑的。为此,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能力目標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之处,也是对教师的特殊挑战。
三、注重学生的总体发展,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践行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贯通知识,消化知识,达到理论结合实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教师的个人人格示范作用
在人格因素中,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爱慕虚荣等,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的真理性。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作者单位 江西省盘县西冲镇中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