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修笔人
2014-04-29朱吉红
朱吉红
在北京东四大街,有一位耄耋老人,60年如一日坚持修理小小的钢笔,他名叫张广义,人称“钢笔张”。他的十多平方米的“广义修笔铺”,在惨淡经营中成为京城最后一家修笔铺。
1952年,张广义开始和父亲一起卖钢笔。当顾客的钢笔有毛病时,就顺手帮人修修。渐渐地,他对修笔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简单地更换小零件,到换笔尖、再到为摔坏了的笔尖“整形”,练就了一手“点笔尖”的绝活。
所谓“点笔尖”,就是钢笔掉到地上,摔掉了笔尖上的铱金小颗粒,修笔匠再把这样的小颗粒焊上。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可他全是手工操作。慢慢地,张广义发现钢笔好用不好用全基于笔尖,于是,他在笔尖上花的功夫越来越多。后来,一支钢笔拿过来不用看,只要一摸笔尖,他就知道笔尖是不是原装的,有什么毛病。到后来,经他打磨过的笔尖比新买的钢笔还好用,有些顾客买了新笔总是先跑到他这里磨一下。张广义生意最火的年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在朴素整洁的上衣口袋里别一支闪亮的钢笔,是一种既“拉風”又文气的时尚。当时,京城大大小小的修笔店不下20家,而且都坐落在繁华路段,还有很多提着修笔工具走街串巷的修笔匠。
张广义修笔有个原则,能不换笔尖尽量不换,除非笔尖断了。凡是他修理过或者卖出去的钢笔,只要不换配件,都免费保修。
每次修完笔,张广义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顾客:蓝黑和碳素墨水别混在一起用;钢笔用完了要戴上笔帽,就不会摔坏了;想字迹再细一点,就把笔尖角度侧一下……那个细致认真劲,就像他自己说的:“这行业虽小,可我把它当个事儿。”
几十年来,张广义经手的最大一笔“买卖”,是为一位女士修理一支价值近3万元的万宝龙镶钻金笔。因为那支笔笔尖摔弯了,如果交专卖店修复,需寄回原产地,半年后才能修好,费用至少要3000元。但经过张广义修复,金笔完好如初,顾客只花了200元。
后来,随着圆珠笔、签字笔的普及,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张广义的修笔生意也越来越萧条,年收入不过万元。当初收的徒弟也不愿再干这个行当。可张广义却一直眷恋坚持着他的老行当。后来,国外一家名牌钢笔公司想把他的店全面改造,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专营店。但张广义想,开了专营店,就不能给一般顾客修笔了,因此,他连谈都没谈就一口予以回绝了。
张广义的人生岁月坚定地打磨在一支支钢笔上,来到他的小店,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古董级的:老式铁壳台灯、砖头式录音机、边缘已经被磨出包浆的木质工作台、坐了几十年的脚凳。旋螺丝扣的机器积满了油泥,为钢笔磨尖的砂轮在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幽幽的光彩。
如今,张广义老人已是85岁高龄,却仍然每天坚持下午3点上班,独自支撑着这间风雨飘摇的小店。他最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我干不动了,这满北京城用钢笔的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