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失衡现象及对策

2014-04-29李茂为

成才之路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家庭

李茂为

德育是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品德行为等也突显出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所以,我们今天就更要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一、透析学生德育现状及成因

(1)“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处于根深蒂固的位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分数是实的,德育是虚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是否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与青睐,决定他们命运的是学习成绩,分数才是“硬道理”,而不是他们的品德。由于教师对于“高分”学生的过度重视,进而导致了对所谓“双差生”的忽视,而且某种程度上是大面积的忽视,使之厌学、辍学。同时,对“好学生”重视的只是智育,而忽视了德育。

(2)家庭、社会对学生影响的扩大,使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降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的品行将直接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有些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分数,考好了就奖励,考不好就训斥,有的甚至粗暴地打骂,而对品德表现却很少过问。

(3)家长生活习惯的熏染使学校教育苍白无力。个别家庭存在着家庭精神污染,家长的赌博、酗酒、打架等不良嗜好、不良习惯、不正之风、低级趣味等也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德育失衡救治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1)保证德育渠道的畅通。首先,抓师德教育,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从宏观上认清形势,从教师入手狠抓师德、师风工作。第二,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和特定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第三,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适时、适度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中不知不觉中内化。

(2)利用大型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近几年来,每学期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我乡、我校都开展了系列的大型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三年来我结合上级业务部门倡导的艺体系列活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以“艺术节,我参与”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绘画、征文、手抄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在其中。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了提升校园文化底蕴的历史意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责任感,以及乐于参与、创建和谐集体等方面的品质得以培养和提高。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力避重大轻小的现象,在加强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的同时更重视平时的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力避重眼前轻长远现象,教育目标要兼顾做一个好学生和做一个好公民的教育。

(4)保持长久的德育效果。学校要制订适合校情的德育长远规划和中短期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校内校外结合、课内课外结合、主题活动与班团会结合,让学生始终处于德育的学校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的教育。

(5)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使社会、家庭成为德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警民共建、家长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形式,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突出德育的主体地位,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社会、家庭为主要载体的德育模式,逐渐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失衡现状,就会使德育工作有长足的发展,从而促进并保证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黑龙江省木兰县吉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家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