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减负改革小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才

2014-04-29刘颖

成才之路 2014年6期
关键词:减负成才改革

刘颖

摘 要:减负不仅仅是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或是课程的难度和深度,而是想通过减少课程内容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程度,真正学到知识。因此,教师以减负的理念为核心,提出了通过改革来提高小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减负;小学教学模式;改革;成才

现阶段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进行了繁重的教育,期望学生从小就能具备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但效果却没有得到体现,反而减少了小学生的快乐时光,每天都是在题海中度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育局也颁布了要为学生减负的政策。鉴于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小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才。

一、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倡导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落到实处还是比较少,比如有的学校规定在每个星期四不留家庭作业给学生作为减负的措施,或是严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补课或是拖堂的措施来响应教育部门的减负政策,可是效果不佳。同时,我国是一个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的地方,如果课堂效率不是很高,成绩提不上去,还是会通过增加作业量和延长教学时间或是参加培优班来提高成绩,这样反而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外,很多家长都反映小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灌输了他们应试教育的观念,泯灭了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思想以及实践的动作能力,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所以,减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程!而且从现状来看,小学教学模式在减负增效方面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多数都在走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亟须进行完善。

二、依托减负的小学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都不懂,需要手把手地教才行,因此就严重造成了他们依赖老师的心理,没有积极思考的动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地位,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求其积极思考,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及时作出回应等。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核心,设置一些情景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学生思维活跃的最大空间。另外,小学生的成绩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很多思维方式或是行为上都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下还是需要教师在旁协助和指引,以促进学生树立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优化的教学模式。①课堂内容的教学优化。目前的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是越来越广,量也是越来越大,那么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将这些内容都比较高效的讲述,就需要对其内容进行精细化,对传授的方式进行改良。首先是教师要事先做好预习。预习的部分包含了如何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提炼出重难点知识以及如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承上启下的衔接等,让学生既能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兴趣。其次是设置好用哪些教学方式来营造学习的氛围。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时不时进行提醒,以及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来保持学生的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第三是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这节课主要是想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最后是教学环节的制定。根据授课内容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如启发式或是阅读式等方式,其中的哪些是效果最好的,从而实现在有限有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并不需要课后再进行恶补,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②课后作业的优化训练。减负政策颁布后,最明显的改革就是课后的作业,但是并不是减少作业量就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因为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的作用和提高运用能力的作用,不会量多就效果高。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讲究优质,不然作业还是会陷入题海战术中去。首先教师要明确这些课后作业是为了达到哪些目的,比如有的是针对概念的理解,有的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其次是对这些作业的题量进行控制,一种类型的题目只需要一两题即可,这样既能达到效果,也不会让学生感觉很累。最后是避免布置一些带有奥数类型或是比较怪异的题目,虽然这些题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如果教师没有事先讲述类似的解题技巧,学生是难解答出来的,如果是这样,根本就没有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3)加强对减负教学模式的监督。如果没有监督制度来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进行考核,那么改革的教学模式也会慢慢流于形式。因此,所有的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监督,比如增加听课的次数,这里的听课方式不局限于事先通知好的途径,而是可以随时听,让教师没有防备,从而能比较真实地考核教师是否真的按照改革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其次是让教师们组织研讨会,探讨这段时间减负所起到的效果,以及针对减负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等。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一方面了解到减负后的教学现状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增加交流,来互相监督是否在进行减负增效并将其落到了实处。最后是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抢占其他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就是不能私自增加或是减少某门课程的课时,或是规定低年级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布置作业等制度,保证学生应该享受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

根据现阶段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我们了解到很多小学并没有将减负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认为依托减负对小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并提出了通过以学生为主、优化教学过程,包含课堂内容的教学优化和课后作业的优化训练两个方面,以及加强监督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措施,以促进减负增效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钱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

[J].新课程,2011(9).

[2]陈兵.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J].科学咨

询,2011(12).

[3]易玲,吴丹.减负增效的有效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

(陕西省西安市振兴路小学)

猜你喜欢

减负成才改革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