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在当代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2014-04-29薛秀兰

成才之路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成才品德

薛秀兰

一、人才素质构成德的要素

今天的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素质、能够在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人才包含德、识、才、学、体五位一体的素质系统,作为识、才、学、体的统帅,足以看出德的重要性。那么何以为德呢?德既包括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也包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思想素质: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原则、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体现我们时代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以自尊、自爱、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品质。这两个层次不仅在内容上有交叉,而且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由心理品格逐渐上升到思想观念,再转化为行为,最后形成一个包含心理、思想和行为习惯的综合结构,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二、德在当代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1)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成才的导向作用。人才的德,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具有理论水平,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又要有献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豪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维去正确分析和面对现实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①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使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里对待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信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正确的政治方向犹如彼岸的灯塔,它指引着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才能在各个阶段的学习、 实践中培养起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本领才干;才能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同祖国的建设结合起来,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反之,如果动摇了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甚至背离了这个政治方向,那样即使你满腹经纶,你的才干不是用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而是背离了人民的,那只能导致盲目的、错误的行动,甚至会走上与人民为敌的道路。这种情况下,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就越大,这种例子从古到今比比皆是。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可谓没有才,但他们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是逆潮流而动与人民为敌,最终没有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才,而是被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所淹没。

②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信念目标。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看到祖国蒸蒸日上的气息,哪个不满怀豪情壮志,哪个不渴望着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会促使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目标。大学生只有把自身的成才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联系起来,胸怀大局,奋斗才有了方向。大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要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为了这一目标不遗余力地奋斗。大学生只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才会在成才的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朝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奋斗;大学生只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才会为自己的成才之路找准方向,才会在成才的道路上对各种知识进行优化选择,按照时代的要求建构我们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使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良好的伦理道德。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大问题。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我国宪法中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是全社会范围内良好的道德风尚的表现。大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只有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会融入到集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全面促进自己才能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个人、集体、 国家三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自我价值只有与他人、 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些认识正是成才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接纳和内化的。同时,具有正确思想政治品德的大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会接受和认同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会自觉地遵守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加强自我道德教育,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

(2)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基础作用。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给传统心理重新定位,培养起自尊、自爱、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激烈变革的需要,是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对自身的成长规律及个性特点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肯定自身存在的优势,克服自卑倾向。尤其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看到别人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工作投入不够、热情不足所导致的结果不理想,而是陷入自责与自卑的心理怪圈。这种心理品质长期压抑积淀在心中,对大学生的成才是非常有害的。

所以,大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要勇于迎接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正确认识自身情况和自己所处的环境,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走出自我封闭,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以情感作为纽带,进行相互沟通。大学生要在逆境中奋起,把逆境中的不利因素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考验、对自己心智成熟的磨砺,在顺境中不迷失自己,不骄傲自满,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同时,大学生要在常境中不沉沦,不丧失生活的斗志,勇于进取,勇于开创事业的一个个新局面,促使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三、新时期下优化构成德的要素,促进大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1)加强正面灌输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正面灌输历来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就在今天这种理论也不过时,关键是要结合时代特点,融入时代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切实开展好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输先进的政治理论和理念,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共产主义的理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的当代大学生缺乏“五四”时期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过分关注自我利益,政治意识淡薄。有的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使得原有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发生偏移。大学生渴望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渴望在未来的生存状态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时的公共理论课教学就要紧扣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大学生思维敏锐、渴求表达自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案例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且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评析。同时,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黑暗面,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的信任,相信我们党完全有能力处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全有能力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挖掘本地资源,用健康昂扬的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在于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陶冶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大学生,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为风格、习惯,使自身的精神风貌带上某种校园文化的烙印。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本地、本校的道德教育资源,用健康昂扬的校园文化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延伸课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使之成为课内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在各个学院建立学生辩论论坛,抓住时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请专家作点评,通过学生自主辩论来促使学生找寻答案,强化自我意识中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锻炼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注重用适度有效的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所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新陈旧的观念是大学生适应激烈竞争社会的需要。树立自主、平等、竞争、开放的思想观念是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因而,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独特作用,注重用适度有效的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社会的要求。高校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提供条件,加强引导,组织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接触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和自身,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开放、竞争,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耐受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要抓好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载体,拓展渠道,给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创造条件,重视对大学生的吃苦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他们在对这些精神的领悟中内化为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心理素质。这样,能让大学生在投身社会的实践中净化灵魂,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培养起自主创新的意识。同时,能增强大学生时代的使命感,强化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努力成长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西南大学)

(选自中国知网)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成才品德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