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和方法
2014-04-28王黎锋
王黎锋
[摘 要]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他在参与制定政策和开展实际工作中,注重照顾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向群众学习,倡导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提出了许多鲜明的群众工作观点,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安时期;任弼时;群众工作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4-0012-03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这一时期,他立足中国革命实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与方法,身体力行开展群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任弼时注重照顾群众利益,提出“党的一切政策和决定之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符合于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任弼时认为,检验党的政策和决定是否正确的标准,“要看它是否符合于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并能够动员群众积极起来去奋斗去实行,只有这样做到,才是正确的。”[3]坚持维护群众利益,一切从群众的利益与要求出发,是任弼时在延安时期参与制定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坚持的重要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任弼时把发展经济,为群众谋利益视作动员群众坚持斗争的关键因素,作为组织发动群众最重要的方法。他认为,革命不是为个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个人的名誉地位,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利益,“必须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都要从照顾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照顾群众的经验出发,从依靠群众的力量出发”[4]。1938年1月,他在总结山西前线抗日经验时指出:“要从各方面减轻他们自身的经济负担,减少一些捐税、地租和利息,在可能范围内改善人民生活,优待直接参加武装斗争者的家属。”[5]1943年1月7日,任弼时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只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丰衣足食,然后政府才能富足,更有力量去进行其他建设事业,也只有在人民更加丰衣足食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加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更加发扬人民拥戴这个政权和参加其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6]正是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坚定地执行了党中央符合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和要求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才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任弼时认为:我们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他说:“一个革命的政党,如果只会破坏旧的,而不会建设新的,如果它不能建设起新的,确实使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比以前在旧社会里要过得好一些的生活,那人民会由不满而反对它的,而它终于要走向失败。”[7]“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为着中国的解放与建设。破坏旧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是为了要建设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使人民能够过上真正文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8]1941年2月,任弼时在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召开的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作的题为《时局的发展和边区的任务》报告中指出,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只有抓紧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才能使人民丰衣足食,更加富裕起来,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几万脱离生产人员的生活问题,才能给我们以物质的保障来完成教育与培养大批干部的重大任务,以准备迎接行将到来的胜利开展的局面。”[9]从事经济建设的工作,“一方面为着革命与战争事业的物质供给的需要,另一方面为着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10]
二、任弼时密切联系群众,认为“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任弼时认为,“我们的党是已经与群众密切联系起来的党,而且仍然为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而斗争。我们党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就在于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所以,哪个党的组织脱离了群众,失掉了群众,那就等于失掉了基础,失掉了斗争力量。”[11]“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使我们党的威信在群众面前提高起来,使得广大群众信赖我们的党,为我党的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争的精神,也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12]
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任弼时认为,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党的主张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党的主张要真正代表人民的意见,“就是要我们的党真正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武器,真正与人民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群众的需要,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必须与尾巴主义区别开来),而提出主张与政策;同时又要通过群众去实现它,使群众真正认识与接受党所提出的主张,并为这个主张而进行斗争。”[13]因此,“必须使我们的领导经常面向着群众,经常关心群众的生活,善于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善于去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并找出其教训与规律,再去指导群众行动。这就是说,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又向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意见。”[14]
任弼时进一步指出,有无群众观念是每个党员有无党性的起码条件,他要求“每个党员对待群众的态度,不是站在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并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的决心”。[15]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任弼时始终秉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准则,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做调查研究,“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解决生产建设中的许多具体问题。”[16]他说:“我们不应当以主观的态度去从事工作,制订计划;就是要我们在订计划、写决议的时候,必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按照实际可能的条件,按照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经验去决定我们的政策和办法。”[17]
三、任弼时善于向群众学习,认为“只有先向群众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是不断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中国共产党才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任弼时深刻指出:“我们只有先向群众学习,向具体事件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群众的创造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只要依靠群众,任何困难问题都有办法可以解决。”[18]
1943年6月,任弼时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撰写的《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强烈的群众观念,他的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他使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习与工作一致。他使马列主义具体化、中国化,同时使群众的斗争脱离盲目性、自发性,成为自觉的运动。”他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每个干部,都要努力学会掌握毛泽东同志的这种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纠正自己‘三风不正的一切缺点,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更加统一与团结,使我们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19]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是否脱离群众。“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又向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意见。我们只有先向群众学习,向具体事件学习,才能有办法再转而去指导群众行动。”[20]他积极倡导毛泽东提出的“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并指出,“我们要不怕发生困难、缺点和错误,问题在于我们要以学习的态度与群众联系,集合群众的经验与智慧严肃地对待每一个新发生的问题。”[21]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理论与实践能否密切联系,马列主义能否具体化与发展。针对有些同志只抽象地懂得理论由实践产生再回去指导实践,而不能实现两者有机统一的问题,任弼时从两者的基本关系进行深度剖析指出:“理论与实践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密切不可分离的。我们天天要领导群众运动,就天天需要理论来指导。这种理论不是凭空想出的,而是从群众中来的,是把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把群众盲目的实践,变成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这就是有理论指导的实践。”[22]“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些学习中能够得到方法,得到经验,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善于向群众学习,善于去总结群众斗争经验,找出其教训与规律。当我们抓到了规律后,便使我们的行动由盲目的变为自由的,有明确的方向,并按一定的计划前进。”[23]“因此,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便不只是去学习马克思列宁的原著,特别要去学习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及党的决定,并要在领导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列主义。”[24]
任弼时认为,向群众学习事关有无群众观念及党性纯否。“要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与群众融成一片。这就是我们所要求每个党员应有的群众观念,同时也是每个党员有无党性的起码条件。”[25]他指出:许多党员干部中缺乏群众观念,他们在处理一切问题时,常常表现其观念上没有群众,或者只有抽象的模糊的群众,而没有具体的斗争的群众。“他们没有站在群众之中,与群众融成一片,而是站在群众之上,去强迫命令。因此必然脱离群众,必然发展官僚主义,必然不能做好工作。这种人党性大成问题,应该坚决纠正。”[26]
四、任弼时倡导改进作风,认为要“善于按照当地群众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出发,去独立地创造事业”
正确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达到革命目的的保证。延安时期,任弼时担任着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积极提倡改善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反对遇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和不关心群众利益与要求的坏作风,才更能增强党的领导作用,更便利于转变党的领导作风,更加保障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27]
在陕甘宁边区,面对环境和工作任务的改变,任弼时多次强调改变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任务改变了,工作的方法也要随着任务的改变而改变。没有领导作风上的转变,则中心任务的规定是空洞的,是不能保证去完成的。他认为,要转变领导方法,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就必需富于创造能力,发扬干部和党员大胆创造事业的精神。在一县、一区、一乡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习善于按照当地群众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出发,去独立地创造事业。”[28]总之,“能够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兼顾群众的习惯,大胆并细心地在生产事业中发挥大家的创造性,那就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29]
任弼时认为,要建立新的领导方法和作风,必须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在工作中碰了钉子,就要研究其原因,从中去学习领导群众的方法。”“所以领导群众的艺术,就是在于去了解群众中一些实际问题而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处理,满足群众的要求。”[30]他指出,党所决定的正确政策在有些地方不能贯彻下去,不能保证这个政策百分之百的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主义在作怪,而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与群众脱节,不是真正关心群众,不是把群众中所发生的问题、所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用具体的办法加以解决。”[31]他在《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中历数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其中的一条就是“表现在当执行某种决定,进行某种工作时,不很好地采取说服教育的精神向群众解释,反而滥用摊派和强迫命令一类的办法。这样,就把事情弄得很糟糕,本来是与群众有利的,群众是会欢喜的、赞成的,却反而变成群众不欢喜、不赞成的,反使群众不满。”[32]任弼时认为:“对于这种脱离群众与违反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倾向,我们必须开展群众的斗争去克服它。我们要使每一个政府工作者能够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反映群众的要求,真正为群众办事,以达到政权与群众密切结合的目的。”[33]关于如何反对官僚主义,任弼时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党内发动所有的党员群众,在政府系统中发动广大的劳动群众,大家来进行批评和监督。”[34]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延安时期,任弼时开展群众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02.304.143.
281.481.341-342.279.343.236.236-237.260.302.304.281.
288.302.305.302.341.303.303.304.304.304-305.300.284.
285.90.287.286.264.294.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