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美国名校难申请

2014-04-28本刊编辑部

人生十六七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申请者名校分数

2014美国名校难申请

进入6月,申请2014年秋季美国本科的结果基本尘埃落定,细心的人一定发现今年的录取形势,远不像若干个案所描述的那样辉煌。录取的过程,也远不是明星学生访谈时候所流露出的从容和轻松。2014年的美国本科申请,的确不能用“轻松”两个字来形容,其竞争之激烈也超出了原来的预期,那么为何名校申请进入“寒冬期”?

早在2013年,就有留学专家指出留学美国的寒冬期即将来临,但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却认为这只不过是“狼来了”的空喊。但在2014年这预言成真,虽然与连年剧增的申请人数有关,但除此之外让申请寒冬期来临还有以下原因:

申请人分数普遍增高

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是公认的,再加上英语培训极度发达的环境,使得他们很容易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分数。从托福分数来看,103-107分这个区间的学生分布非常多。在冲刺顶尖名校的学生中,110分以上极其常见。

同时,中国学生特有的总结万能例子的方法,使得大部分人可以拿到一个过关的分数,但高分作文比较少见,因为那需要很强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深度,不过虽然大多数学生写作能力一般的情况下,但大量的语法题训练是能够把这部分丢失的分数弥补过来。

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和家长已经接受了早规划早准备的概念,孩子从初三开始,就着手准备英语考试。

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就是在中国的知名高中里,高分成群。所以,在招生官的桌子上,会出现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当可选择的余地增加而名额有限时,招生官一定会变得更加挑剔。

申请人背景趋于同一化

每年,每个申请季,每个申请者,每个指导老师,都在重复同一个词:个性。但是,当你随机地把一些同学的申请资料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他们的个性是趋同的。他们的活动类似,推荐信类似,文书主题也很类似。

这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中国的文化习惯,中国的教育系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一种趋同的习惯。而多样性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多样性是美国大学招生的一个重要考量。没有一个大学愿意看到3000个相似的人在9月份同时涌入校园。那会是这个大学的灾难。

所以,能够从这些同一性中脱颖而出的,就是胜者。这些人一定是独立的思想者和践行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执行者。这些学生的独特性,使得他们能够避开大部分中国家长和学生拼杀的误区——他们把比拼狭隘地理解为比拼优秀,而不是理解为个性的百花齐放。

二、三线城市申请者开始发力

美国人非常崇尚个人奋斗的精神。而二、三线城市的学生,他们的资源相对于一线城市而言,一定是处在下游,但是,美国人看中的是潜力。他评估你利用周围资源的能力,用这个来衡量潜力。如果你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但是充分利用了资源,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高,你的SAT只有2100+,没关系。因为你的经历表明,如果把你放到北京去,你一定不会比他们差。所以,我们可以录取你。

海外军团具备天然优势

从2013年开始,大批在海外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进入到12年级并开始加入申请者的行列。中国学神赴美国读高中的热潮在2011年爆发,人数逐年增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中国申请者这一广义的队列中的比例会逐年增加。

他们不是美国学生,但是他们拥有中国学生不具备的一个优势:由于在美国的高中系统下,他们的申请资料是招生官最熟悉的呈现方式。尽管他们也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而且竞争往往来自于同年级有限的几个亚裔学生,但是他们的学校使得他们的申请背景本身就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在新的文书题目面前没有做好准备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作为学生而言,如果他仍然粗浅地认为申请文书就是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成就,那么他就错过了题目的其他指向。对于申请顾问而言,如果他们仍然不改变自己的策划思路,固守原来的方法,他们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

上述5个原因不会单独存在于2014年,在未来的2015年、2016年,甚至更远的未来都会存在。希望未来的申请者和学生家长能够思考这些原因,清楚地了解形势,从而在未来的申请中准确定位,实现梦想。

猜你喜欢

申请者名校分数
德国2017—2018年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结构分析
名校介绍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算分数
德国接纳难民人数逾欧盟总接纳量的一半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