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型油气分离管回收凝析油技术研究

2014-04-27郭敏陈鸿鹍马力张明鹏张明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4年3期
关键词:油气分离凝析油井场

郭敏 陈鸿鹍 马力 张明鹏 张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U型油气分离管回收凝析油技术研究

郭敏 陈鸿鹍 马力 张明鹏 张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安塞油田为回收有毒的凝析油,开展了利用U型油气分离管回收凝析油的技术试验。文章介绍了U型油气分离管的结构及工艺特点,结合井组试验情况,对U型分离管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安装U型分离管大大提高了凝析液分离效果,简化了井场工艺流程,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该U型分离管实现了凝析油的密闭回收。

凝析油;密闭回收;U型油气分离管;安塞油田

0 引 言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体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其主要成分是C5~C11+烃类的混合物,并含少量的大于C8+的烃类以及二氧化硫、噻吩类、硫醇类、硫醚类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在20~200℃之间,挥发性好,是生产溶剂油的优质原料,经济价值很高。但其挥发性强、毒性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人员中毒。

安塞油田生产中有大量的凝析油产生,为避免环境污染,节能降耗,有效回收利用凝析油,结合安塞油田实际情况,在部分作业区开展了新型凝析油回收技术研究试验,采用U型油气分离管进行凝析油的回收。

1 U型油气分离管的结构及工艺特点

U型油气分离管主要由进气管、出气管、排液管、分离管等部分组成,该装置将常规泄油器小型化,分离管外径Φ为114 mm,内径为Φ105 mm,高度1 000 mm,几何容积20 L,有效容积17 L,不属于压力容器。

与常规油气分离器一样,U型油气分离管采用重力沉降原理及碰撞原理,进出口均设置在分离管顶端,且分离立管设有缓冲挡板,这些结构提高了垂直管段长度和接触面积,有助于凝析液的重力分离。

U型油气分离管的结构见图1。

图1 U型油气分离管结构示意

2 U型油气分离管井组试验情况

2.1 井组概况

杏24-111井组投产于2007年9月,共计管辖油井7口,水井3口,日均产液31.05 m3,日均产油18.43 t,含水28.9%,油井油气比均在50 m3/t以上,最大为76.5 m3/t。由于该井井组套气较大,投产初期加装简易压力缸1台,冬季平均产凝析油约10 L/d。

2.2 井组连接示意图及说明

以3口油井为例,井组连接示意见图2。

图2 U型油气分离管井组连接示意

◆为确保凝析液有效分离及排放,U型油气分离器安装距离油井5 m左右,安装时配套相应高度支架,支架高度约为0.5 m,凝析液管线敷设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约为15o)。分离凝析液自动排放至相邻油井套管内。

◆为检验U型分离管现场试验效果,后端串接井场自制压力缸,通过U型油气分离管安装前后自制压力缸凝析液排放量对比分离效果。

◆凝析油的回收过程中,油滴缓冲聚集效果较差,分离不完全,不能够完全回收。为便于油滴的有效聚集及分离,U型分离管内部缓冲挡板设置流通圆孔。

◆U型分离管支架高度偏低,凝析液流出不及时,影响回收利用。后期使用中将提高U型分离管支架高度,保证在0.8~1.0 m之间,增加凝析液管线倾斜角度增大,确保产生凝析液及时自流至油井套管。

3 U型油气分离管线效果评价

U型油气分离管于2012年2月6日在上述3口井进行安装试验。通过近3个月使用,分离效果较好,后端串接自制压力缸后,凝析油排放量,从日均10 L下降到目前2~3 L,大量凝析油分离后自动排放至油井套管。

该U型分离器内径为105 mm,两立管长度均为1 m,相对于35 kg废弃灭火器改造自制压力缸增加了分离器有效容积,保证了气液分离效果。

U型油气分离管设计上考虑油井加药,将油气分离及加药设施一体化,简化井场工艺流程。

通过油井基础参数表明U型分离管安装对井组套压、油压并无实际影响。

4 结束语

传统的井组凝析油回收工艺为开放式,岗位员工排液操作时凝析油大量挥发且在井场集结,易引发人员中毒;冬季不及时放空容易导致供气管线及放空闸门冻堵,存在安全隐患。U型油气分离管可实现凝析油密闭回收,产生的凝析液自动排放至套管,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又消除压力缸冻堵的隐患。

U型分离管凝析液管线两端采用法兰连接,拆装不方便。为方便周期性修井,试验中将U型分离管凝析液管线两端采用活性接头连接,在修井过程中,只需将阀门关闭并卸开活性接头即可将凝析液管线拆除。

[1] 安建川,梁光川.天然气凝析油处理工艺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2):12-14.

[2] 钱伯章,夏自强.油田凝析油综合利用[J].化工设计,1996(3):14-16.

[3] 朱九峰,蒋明俊,郭小川,等.凝析油脱臭的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3(4):14-16.

[4] 何占兴,郭强,苏玉玲,等.凝析油预处理工艺的应用[J].河南化工,2009(11):23-15.

[5] 王任芳,李克华,赵修太,等.江汉凝析油的合理利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9,28(3):12-16.

[6] 刘乃瑞,田小丽,沙宇,等.天然气凝析油的评价及处理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38(1):51-53.

1005-3158(2014)03-0009-02

2013-09-04)

(编辑 李娟)

10.3969/j.issn.1005-3158.2014.03.004

郭敏,200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油气矿场集输工程师,现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从事油田矿场集输工作。

通信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716000

猜你喜欢

油气分离凝析油井场
低压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含油量过高的原因分析及如何降低排气含油量
发动机缸盖罩内置迷宫式油气分离性能研究
气田采出水中凝析油回收节能降耗对策及效果评价
某油田凝析油回收系统优化改进与效果分析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田首次开采出透明凝析油
凝析油处理系统能量利用方案优化研究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岩井场识别方法
井场过载的无线网络优化:分流技术
某发动机曲轴箱油气分离器设计
夏日的井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