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2014-04-26李蕾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体系院校

李蕾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借鉴与参考。这对于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文化教学思想高职体育教学渗透途径一、前言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人文化思想得到有效的传播与普及,在营造人文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人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导向。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兼具较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其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致使教学的发展取向存在这明显的局限性,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存在明显的陈旧性,在教学思想方面更是凸显出明显的滞后性,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满足达标测试为唯一宗旨,脱离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极为低下的严重后果。人文化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主体地位,是对传统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彻底颠覆与摒弃。基于此,本文对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与参考。

二、人文化教学思想概述

1.人文化教学思想的含义

人文化教学思想是一种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全新教学思想。该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师生相互间的彼此平等、信任与尊重,讲求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交流与沟通,是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人文化教学思想是以和谐发展理念为核心导向,在人性化教学管理思想的督促与规范下,依据教学目标的发展取向,通过对人文思想的融入与整合而产生的,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流思想。

2.人文化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唯成绩论”狭隘意识的影响,使得教学体系的构建存在着明显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的弊端。具体体现为:首先,教学发展取向的功利性,使得教学活动的一切环节紧紧围绕着“达标测验”这一核心,这种单一化的发展取向,无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整体性需求;其次,教学目标设置的狭隘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仅仅局限为对达标测试的满足,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着“达标测试”这一凸显局部意识的核心导向;再次,在教学方法的择取以及教学内容的选用上,同样以满足达标测试为核心指向,因而忽略或轻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得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而学生只能够在被动的条件下进行接受式学习,其自我发展意识受到严重的屏蔽。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凸显出明显的强制性,而在此教学体系下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高技低能”的弊端,学生作为“被强制”的对象,被迫扮演着知识接收者的角色,而始终无法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也仅仅是为满足达标测试而设置的教学内容。因而,在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体育素质能力的作用发挥,仅仅局限于某一狭小的领域,因而,普遍显现出对社会体育的不适应性。由此造成了体育教学社会价值低下的严重后果。而人文化教学思想,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通过当前社会发展主流意识的有机应和而形成;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的全面颠覆。该教学思想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核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一种彻底消除强制性弊端的束缚与影响,彰显人性化发展理念的新型教学思想。其有机地融入,将对体育教学环境起到积极的净化与整合的作用,有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易于促进具有互动性、平等性、自主性、创新性以及娱乐性教学氛围的有机生成,进而在构建凸显健康和谐、实效发展的体育教学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化教学思想的途径

1.打破强制性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彰显开放特征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被重视程度,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得到全面的提高。然而,由于“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而引发的强制性教学特征,已经严重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因此,而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打破传统强制性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全面开放,就成为高职院校人文化体育教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学观念与教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教学观念的形成受教学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另一方面,教学体系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学观念的引导与促进。因此,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以引导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以人为本”教学思想融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上与社会发展形势达成相适与相融的重要途径。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环境是由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因素所构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教学环境也是教学思想体现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实现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与渗透,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有机的优化,是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在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强化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改善与重建。其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两大行为主体,其关系的和谐与否,将是教学人文环境构建的关键环节,而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师生地位的互换,也将引发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在有效转变自身角色的基础上,本着服务学生的教学宗旨,实现与学生间情感的沟通与信息的反馈,进而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的新型关系,这对于人文化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卫.“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研究[J].求索,2009,(09).

[2]林东.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J].世纪桥,2007,(12).

[3]张萍.倾注情感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J].南方论刊,200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体系院校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