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心理激励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014-04-26胡异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积极性解题

胡异男

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心理激励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是在导入新课时实施心理激励教育,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二是在学习新知时实施心理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具体的心理激励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在测试评价后实施心理激励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测评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心理激励教育实施策略学习成绩心理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为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在导入新课时、学习新知识时、测试评价时运用心理激励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在导入新课时实施心理激励教育

在新课导入阶段,运用心理激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具体说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教学导入语,尽量使导入语更有情趣,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情绪,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当中。为此,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导向,明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尽心竭力、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例如,可以运用小故事导入、趣味问题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设置悬念导入、直观导入等。

二、在学习新知时实施心理激励教育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情绪都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要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情况,灵活地采取心理激励教育策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一阶段的心理激励教育具有多样性、突发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和特点进行心理激励,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的具体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施心理激励教育。例如,学生在导入阶段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在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会降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猿意马的状态,有的学生感到知识的深化很困难,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要运用心理激励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化而巩固。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更好地发挥认知结构的作用,从而积极有效地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提高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源自于知识内容本身,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价值,获得内在的满足和愉悦。要积极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优越感,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解题的技巧,提高做题的能力,要及时给学生“泼冷水”,激发学生不断地探求新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和解答策略,突破常规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作答能力。此外,在学生回答错误或学习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提高学生解题的自信心,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指点迷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激励教育和自我激励,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根据归因理论,正确地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及时总结反思,明确学生自身的归因偏见,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因素,及时了解自身能力的不足之处,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教育。

三、在测试评价后实施心理激励教育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测试评价结果可以对人的活动产生调节作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受测试评价结果的影响。测试评价结果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的好恶、学习的主动性都受测试评价结果的影响。因此,在测评结果出来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在测试评价结果达到学生要求时,要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产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对测试评价结果不满意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教育,及时补救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潮气蓬勃、热情高涨、自尊心强等特点。对于自尊心过强的学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发现其学习中存在的优点,用表扬激励的办法对学生实施心理激励教育,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之后,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不要将自己的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而是制定通过不断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使学生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自己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一定会在下次测试评价时得到丰硕的成果。

四、结语

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量非常大,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实施心理激励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蔣焕明.运用心理激励提高教学成效[J].职业教育研究,2012,(09).

[2]姜淑娟.把握心理激励契机[J].当代教育科学,2010,(16).

[3]刘冬梅.“潜能生”心理激励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积极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用“同样多”解题
名落孙山
解题勿忘我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