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追求卓越之旅

2014-04-26王重辉顾耀东

上海质量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

◆王重辉 顾耀东 / 文

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追求卓越之旅

◆王重辉 顾耀东 / 文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建集团)成立于1964年2月,是上海建工所辖的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半个世纪以来,四建集团遵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秉承“四海为家、艰苦创业、注重质量、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发扬“开拓、竞争、务实、从严”的企业精神,推动了企业的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品牌为核心、诚信经营、管理先进、技术领先、资金雄厚的企业优势。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四建集团从承建上海宾馆起步,率先突破国际饭店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上海高度记录,并以“高层建筑、高级宾馆、高级装饰”施工的“三高公司”享誉全上海。近年来集团借助上海大发展的机遇和依托企业品牌,建造了世博会中国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轨道交通、中外环线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和精品工程。迄今为止,共有24项工程获得国家鲁班奖,为全国同类企业之最,并三次荣获全国“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企业,获得省(市)级质量奖200余项,公司的质量信誉深受业主、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精品先锋”荣誉称号。

四建集团通过长期积累的组织文化和知识底蕴,不断创新,倡导企业品牌文化理念、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追求过程精细化管理、激励技术创新,为丰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管理现代化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追求卓越,视品牌为企业生命

在“追求卓越”治企理念的指导下,四建集团依托品牌优势,承揽了一大批地标性建筑,并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强化施工管理和企业品牌塑造,突出质量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每一道工序都要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卓越”理念,做好每一项工作。如,世博会中国馆工程通过精心施工组织,仅用了22个月就提前完成了需要44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工程质量好,受到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世博会文化中心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而且又是世博会4个永久性场馆中最晚开工的一个,项目管理人员24小时施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实现了提前圆满任务的目标。这两个项目在同一年双双获得国家鲁班奖。

上海大剧院

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拥有品牌就占有市场。四建集团始终坚持把建好工程、打造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公司坚持每年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抓质量、严管理、创四建品牌”主题活动,精心组织每一项工程施工,确保“建一项工程、树一块品牌、扬一方市场”。近年来,集团针对承建重点工程多、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围绕“出精品、出精神、出精英”宗旨,广泛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竭力营造“全员参与创品牌工程,让顾客满意永无止境”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职工为重点工程创精品出贡献。

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加强制度建设,塑造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四建集团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重点抓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方针和“严格管理、严肃纪律”的要求,并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控制力,使项目自治能力和总承包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创品牌”活动带动了企业诚信建设,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从1998年以来,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先后5次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8项工程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4次获得“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称号,106项工程评为“上海市用户满意工程”。

二、追求创新,用科技助推企业发展

“依靠科技兴企”是四建集团的一贯理念,集团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管理,先后成立了工程设计研究院、技术中心和建筑改造与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技术难点攻关和新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的支撑力度。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是基础,科技是根本,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才能够破除当前建筑业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四建集团结合工程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在超高层作业平台及脚手体系、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超高层总承包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大型公共建筑综合施工技术、超高层成套施工技术、大型地下空间高效施工技术、复杂高架道路施工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如集团在中国第二高楼南京紫峰大厦工程施工中,创出了江苏省建筑施工的“七个第一”,即C70高强度混凝土使用、381米高度混凝土泵送、900平方米钢平台整体提升过桁架层、整体电动脚手爬升、大底板混凝土1.3万立方一次浇捣、基坑挖深-25米、基坑支撑拆除1万立方等。在上海原卢湾区107、108地块创出了C80高强混凝土泵送高度达到100米的新纪录。

同时,四建集团在市政工程领域和建筑改造领域的技术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申城中环线施工中,通过认真策划、技术创新,形成了钢构架与扣件排架组合的超高排架技术、架桥机架设钢箱技术,在不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完成了上海最高高架道路虹梅路跨沪闵路的施工。在建筑改造领域先后对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飞洲国际大厦、海泰国际、华东医院、大世界等工程的外立面再包装、内部空间和功能改造、结构加固与改造、设备系统改造等。特别是对远东娱乐城的地下室结构运行大规模改造前创新了沉管钻孔法,在与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仅1.6米距离,完成了深达78米的桩基施工。

上海博物馆

近年来,四建集团科技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施工技术显著进步,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根据市场竞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集团加强课题攻关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技术成果。集团完成课题立项39项,完成课题验收26项;获上海市、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完成工法23项(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8项);申请专利19项;主编完成部级标准1项,参编1项;主编、参编市级标准3项;企业标准基本编制完成。

三、追求突破,积极探索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之路

1987年在鲁布革施工管理体制的冲击下,我国首次提出:逐步建立以智力密集型工程总承包公司为龙头,以专业施工队伍为依托,全民与集体,总包与分包,前方与后方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四建集团通过承建大量的重点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总承包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南京紫峰大厦总承包管理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南京紫峰大厦是集六星洲际酒店、超5A国际标准办公楼、精品商业为一体的摩天大楼,四建集团紫峰大厦总承包项目部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树立起“服务、共赢”的理念,建立起高效的管理方式,借助业主、监理的力量,充分发挥各分包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公司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总承包管理的一般要求,又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总承包路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总承包项目部确立“将所有的分包全部纳入总承包管理体系,并且要敢于管、善于管”的思想,将主要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纳入总承包部领导班子,明确所有分包单位都必须服从总承包部的管理,形成以总承包部为中心的协调、指挥系统和良好的现场施工秩序。在后期土建的工作基本结束后,总承包部发现部分幕墙和结构之间存在空隙,有导致漏水的隐患。虽然幕墙施工是以业主为主直接协调的项目,但总承包部不是先追究责任是非,而是主动安排施工人员填砖、粉刷、勾缝,然后再通知技术人员办理相关的手续,避免了一起质量事故。

此外,像紫峰大厦这种超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钢结构吊装,四建集团之前没有遇到过。在与紫峰大厦业主进行合同谈判的同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六大技术重点,分别为“塔吊、幕墙、钢平台、深基坑大板、C70混凝土的配比与泵送和垂直运输系统”。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紫峰项目施工的瓶颈,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案,施工就无从谈起。正因为事先考虑充分,早作预案准备,因此在紫峰大厦的标书制作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并为最终中标和中标后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做了良好的铺垫。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总承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原素。集团针对施工现场质量员、安全员、关砌、钢翻等基础管理岗位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情况,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委托培训,毕业后整体引进办法,从而提高了基础人才队伍的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总承包管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过去的50年,四建集团经过不懈努力,为国家的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塑造了“精品先锋”的品牌形象。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着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我们深信四建人一定会在新的征程中,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再攀高峰,再创辉煌,建筑业的现代化之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科技馆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子午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扶贫村里施工忙
工程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工程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